食物浪费惊人 中国食物浪费量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2)
时间:2019-03-14 17: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本次会议上,来自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的5位高中生代表分享的“减少食物浪费,我们在行动”校园研究活动成果,受到参会者们赞许。作为5位发言代表之一的李欣然同学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深入了解食物浪费时,曾被一组数字震惊:每年全球约有13亿吨粮食在整个食物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被浪费掉,这相当于投入农业生产的14亿公顷土地和2500亿立方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白白浪费了。 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实行全封闭住宿制,多数同学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李欣然发现校园食物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而造成食物浪费的原因远比想象的复杂。比如,食堂饭菜不合胃口是学生们长期以来的吐槽点,而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真的不想浪费,但一份饭分量太大,只好扔掉”。再如,情绪低落时会不吃饭或吃两口饭后扔掉,情绪高涨时“吃嘛嘛香”。 2017年6月,李欣然正式开启了校园食物浪费调查。调查发现,食物浪费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一份菜品分量过大,点餐过多,没有心情,对菜品不熟悉,挑食等。调查小组据此提出建议:食堂的饭菜均设置大小份,便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饭量进行选择;开展新菜品尝活动,让同学们对新品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和食堂之间开设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反馈学生意见;充分发挥社团作用,每学期组织关于节约粮食及营养膳食等方面的讲座,让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和健康理念。 孩子们自发的调查研究,揭开的只是食物浪费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校园:一些餐厅曾力推的半份菜已悄然消失;很少有餐馆在点餐时提醒消费者“量力而行”;外国人在华就餐,常常感叹中国人餐桌的“豪奢”;在一些地方,餐饮最低消费等顽疾复发;传统陋习难改,在不少地方习俗中,餐桌上的菜如果被吃光,会显得招待不周,婚丧嫁娶等大型聚餐活动中的浪费现象仍十分突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团队曾历时6年开展食物浪费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包括餐馆、食堂等类型的366家餐饮机构、近8000桌消费样本和820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我国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现象比较严重: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食物浪费意味着大量水、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资源的无效消耗,以及增加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额外的环境负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博士刘晓洁说,这种浪费远远超过我们直观看到的结果。 齐抓共管,打造“食育”系统工程 爱物节用,从小抓起。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梅方权教授认为,要抓住饮食教育的黄金期——0到7岁阶段,这对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格外重要,越早投入,收益越大。“食育这个事,宜早不宜迟,要尽快抓起来。” 瑞典环科院北京代表处负责人高思认为,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要求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自助点餐计量收费,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高思说,2017年瑞典环科院开展对17个国家700多家公司有关减少食物浪费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证明99%以上的项目能够赢利,且投入产出比为1∶14。 目前,依托国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针对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的部分学生已经开展食物营养宣教工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针对在校中小学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营养进校园活动。但在0到7岁即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食育工作却相对空白。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程广燕说,今年6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启动了湖南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委托该所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膳食营养知识宣教。项目实施期间,专家团队将对项目范围内幼儿园教职工作者、厨师以及项目管理人员开展膳食营养知识培训,接受培训的幼儿园教职工作者在通过培训考核后,定期在幼儿园开设面向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的儿童膳食营养知识普及课程,最终实现“儿童—家长—教职工一体化”的膳食营养知识提升目标。7月17日,该项目在湖南吉首市启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组织专家对来自永顺、龙山县29所幼儿园的40余名教师进行了摸底培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