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过度获取权限后做了什么让她“害怕第二天的到来”?(4)
时间:2019-03-17 15: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如何理解?鲁辉对南都记者解释,以某些需要身份识别的App为例,用户在App上办理业务时,需要用户的人脸信息或者语音信息,这时就需要获得手机的拍照和录音权限。这个听起来是合理的,使用的时候可能也是必需的。“但是问题在于,用户是否有必要一直给予这种权限,还是说只需要在用到拍照或录音功能的那几分钟临时授权就行。” 在鲁辉看来,从保护用户隐私角度,应该是临时授权,并且这在技术上实现起来并不难,但是很多App并未做到。 “如果一概要求重新授权,可能会降低用户体验。但一揽子的授权方式又会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较大风险。”蒋洁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获得较多赞同的说法是区分功能性质,对于App的基本功能或主体功能及其更新,可以进行一揽子授权,而对于拓展功能或辅助功能,则需要再次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App的信息安全已经引起官方重视。今年1月底,中央网信办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表态,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专项治理活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App运营者,将被依法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在蒋洁看来,除了大幅提升违法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还需制定App过度索权的评估标准和有力的监管体系,并健全救济机制。 鲁辉则表示,用户在安装App时需要有保护隐私的意识,不要随意输入自己的姓名、证件号信息,诸如定位、通讯录、通话记录、摄像头和录音等敏感权限在授予平台时,需格外谨慎。 “当用户的安全意识提高了,App开发者自然不敢随便索权了。”鲁辉说。 (文中小媛为化名) 统筹:南都记者娜迪娅 采写:南都记者李玲 蒋琳 冯群星 尤一炜 钱柳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