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如何借力艺术?揭密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艺术装置走红之路

时尚
时尚
2020-11-25 20:07
来源:互联网

如何发挥艺术的功能融入乡村生活,让乡村文化活起来?11月5日至8日,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在重庆荣昌开幕,来自乡建规划、民宿运营等领域的实践专家齐聚一堂。由中央美术学院的策展人徐洋倾力打造的“契约剧场”等艺术装置成为与会嘉宾争相打卡的网红点。

“回巢”系列艺术展由参与“艺术改变乡村”项目的策展人徐洋负责,学术主持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周宇舫和实验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张国龙共同担任。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回巢•荣昌建筑装置艺术展”以荣昌三大国家级非遗为素材,创作了系列艺术装置《契约剧场》、《布•境》、《咕噜噜赶海》、《生命—陶的旅程》等作品,集合了荣昌陶、夏布、折扇元素,参展艺术家以在地创作的方式通过改造、转译等手段解构非遗元素,营造视觉、听觉、触觉多重感官奇妙感受。

乡村振兴如何借力艺术?揭密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艺术装置走红之路

装置艺术《契约剧场》艺术家:徐洋贺紫瑶摄影:翁晓勤

其中《契约剧场》设计创意来自于中国乡村写契约时都要按手印的灵感,以荣昌红陶堆砌而成,是国内首个以指姆印记的为装置形式打造的剧场建筑装置,其深深地乡土中国印记与公共空间的巧妙融合成为活动主会场与会人员争相合影的网红打卡点。

乡村振兴如何借力艺术?揭密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艺术装置走红之路

装置艺术《布•境》艺术家:袁曦唐默熹摄影:翁晓勤

乡村振兴如何借力艺术?揭密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艺术装置走红之路

装置艺术《咕噜噜赶海》艺术家:刘天佟嘻嘻梁波摄影:刘天

乡村振兴如何借力艺术?揭密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艺术装置走红之路

装置艺术《生命-陶的旅程》艺术家:王国亮摄影:翁晓勤

开展:青年艺术家在乡村实践的一场检验

上午11点,展览开幕式在契约剧场举行。参与开幕式的有重庆市荣昌区副书记黄晏女士、中央美术学院周宇舫教授与张国龙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孟福伟教授、教师郭龙、刘祥、马俊、刘玉城、青年陶艺家管永双、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十一小组的各位青年艺术家。

乡村振兴如何借力艺术?揭密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艺术装置走红之路

展览开幕式在契约剧场举行

黄晏副书记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艺术展是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在礼敬中转化创新的生动实践。我们要继续传承发展荣昌乡村文化特别是“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三大国家级非遗,探索“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路径;要继续推动民间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有机结合。

策展人徐洋在发言中说,回巢系列展的核心观念,是探讨的是在建筑空间美学如何与装置艺术融合、“艺术建设乡村”这一大背景下,公共艺术如何起到为乡村引流的作用。

研讨:艺术介入乡村将产生多大的作用与价值?

下午2点,相关学术研讨会在通安小栖举行。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们针对艺术介入乡村、建筑装置艺术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研讨会上,张国龙教授首先敏锐地提出个几个核心问题,引出讨论话题。一是艺术介入乡村,乡村如何延续造血和再生能力?谁是其中真正的受益者?艺术家该如何生存?二是艺术介入乡村将产生多大的作用与价值?张教授认为艺术主要起到激活的作用,将带来观念上的变化,以文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周宇舫教授认为中国农村能为艺术家提供独特的语境,或许能为中国艺术家突破国外主导的当代艺术语境提供契机,并强调艺术家需要保持初心。艺术介入乡村有一个过程,国内的艺术家无需有太多心理负担,精心做好自己的作品,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出现具有影响力的人或事件。

同时,周教授还认为建筑艺术装置可作为一种特有的存在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空间化的公共艺术概念。区别于雕塑等纯艺术化的艺术品,而是与空间、建筑相关联的公共艺术类型,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孟福伟教授认为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关键领域存在巨大差距的大背景下,村里的人不愿回到乡村成为趋势,这将让乡村始终缺乏真正发展的活力,并表达对这一现状的担忧。的确艺术介入乡村是提升乡村文化建设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我们同时也要关注到乡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经济等多方面的提升,使“建设美丽乡村”真正落到实处,使乡村长期可持续发展,并逐渐缩小城乡差别。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揭密      如何      乡村      复兴      峰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