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著史,在细节里读懂《中国》

时尚
时尚
2020-12-16 17:08
来源:互联网

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中国》,整整拍摄了五年。这是首部以“中国”命名的历史纪录片。中国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记录一个王朝大概就能花费数十集甚至百集,而《中国》第一季只有区区12集。那么,总导演李东珅是如何把宏大叙事的历史场景、条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澜壮阔的社会演进等等,浓缩进这样一部身形袖珍的纪录片中的呢?当我们在感叹其制作精致之余,又要如何游走于片中留下的巨大想象空间,从历史的草蛇灰线中逐渐找出内在的轨迹?

以影像著史,在细节里读懂《中国》

《中国》的第一季,跨越了从春秋到盛唐的千年时间。

当片头音乐响起,一张张面孔缓缓淡入淡出,他们中,有人如星辰高悬,也有人并非你我所熟知。尽管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但是在某个节点,有一些人更加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方向,他们创造了新的思想、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从而将个人命运汇入了历史洪流。

从片头不难看出,纪录片意欲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映照出历史的流变;他们的命运感将会代入到我们观看体验中,那些故纸堆里的往事,由此变得鲜明生动。

比如说,第一季的第一集,从春秋战国开始,这个时间的截取,表明了全片并非线性叙事结构,亦非通史体例。它的重要在于,这是中国原生思想孕育诞生的时期。老子的“道”与孔子的“儒”正是在此时如双星闪耀。五百余的风云激荡,在这一集中凝炼成两个难忘故事:一是孔子于洛邑拜会老子;二是孔子遭遇的陈蔡之厄。前者展现了两个超凡人物相对而谈时,彼此产生的质朴而深邃的见解,为后世诸子百家争鸣埋下伏笔,也构建了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图景;后者则显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困境中从被怀疑,到自我怀疑,再到坚定不疑的境界升华,让观者思考在遭遇精神危机的时刻将以何种姿态自处。

正因为深知历史的浩瀚无边,所以《中国》构思初始就没有全面书写和穷尽讲述的野心。

导演试图用一个更概括、也更清晰的粗线条,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知,而影像叙事也充满了个性化、风格化的表达和呈现。

以影像著史,在细节里读懂《中国》

《中国》以思想和制度为主线,用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和主题,讲述中国原生思想的诞生、国家制度的奠定、多民族与多文化的融合,直到全面鼎盛之世的到来。它没有被纷繁往事所耽,而是拥有难得的明净通透气息,这背后是花了大力气的删繁就简。放弃对历史系统、连贯、全面的介绍,放弃纯主题化的讲述,放弃深入挖掘和考据,一切只为了简明、普及,让观众越过无数点滴和偶然,一眼看到整体。所以,剧集只选择历史进程中对后世最具深远影响,在当时最开创性、转折性的重要节点,只选择最具代表性、时代感、最富有戏剧性的人和故事,以追溯今日中国和中国人一路坎坷而来。

然而在这样的原则下,素材的取舍仍然是艰难的。

甚至审片时,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讲盛唐,不提唐太宗?而在导演和编剧的共识中,所谓盛世是应该完全落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的,那种祥和、宁静,如同梦幻一样,而且生活中洋溢着时尚的气息。一些幸福温柔的瞬间是皇帝们无法全然感知的。所以,他们放进了一个在盛唐时期“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离婚故事,和一个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的大唐游学故事。它们恰好印证了唐朝的内核:开放包容,气象万千。

明白了《中国》这部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其实是在历史进程中,寻找每一个历史阶段最核心的主题之后,大约可以安静地沉浸在故事中去了。然而你也许会发现,这些故事的表现手法,不论是旁白,还是剧中人物的行止言语,似乎都没有那么“古代”,导演似乎无意复原那些事那些人,也不想煞费苦心揣度人物的情绪和想法。

事实上,再逼真的模拟,仍然是假的,甚至可能是错的。所以剧组决定放弃特写,放弃对白,重点去表现无论古今人们共通的状态:吃饭、喝水、饮酒;读书、写字、思考、聚会、争论、出行……所以,当孔子与门生周游列国时,他们在渡口休憩,在苍茫平原边走边谈笑风生,夜晚露宿于荒野,头顶是熠熠星空。诸般场景显得如此自然而写意,那才是一群布道者为理想而上下求索的状态,与电视剧为情节而刻意营造区别开来。

以影像著史,在细节里读懂《中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中国      读懂      细节      影像      著史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