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黄晓雅 实习生赖琳琳 发自长沙 作为湖南卫视去年的“爆款综艺”,《声临其境》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以8 .2的高分口碑和日常承包微博热搜的姿态完成了第一季的进击。然而在今年的第二季节目中,由于迪丽热巴在第二期节目中,战胜蔡明、朱时茂[微博]、白客[微博]拿下当期冠军,引发争议。被网友质疑节目组“向流量低头”,节目豆瓣评分一夜之间也被刷到了4 .4的低分,打出1星的用户,几乎占据了评价人数的一半。面对流量艺人夺冠后引发的海啸式差评打击,2月27日,总导演徐晴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回应争议和质疑。
PART1
小众题材更偏基本功,
“好东西应该超越圈层”
去年,《声临其境》第一季作为一档纯原创的小众垂直题材节目,以8.2的高分成为口碑爆款,总导演徐晴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小众题材,并不代表着受众只会在固定圈层———“真正好的东西,我觉得应该是超越圈层的。”配音题材,比起演技或者音乐类,切口更小更偏基本功。小切口,却一样能体现演员的能力,让一些宝藏艺人的实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声临其境》一直以来的追求。
“续集难写”似乎是很多原创综艺节目做到第二季时要面临的共同难题。对此,总导演徐晴表示,《声临其境》不是工业化的产物,从大环节到小细节,每一个点都是节目组不断探索细化的。节目走到第二季,请来了王刚、张国立[微博]、张铁林“铁三角”担当声音指导,也请来了更多跨界的声音大咖……这些变化,都是为了在坚持节目内核的同时,做到让观众有新鲜感。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并非易事,但《声临其境》愿意去做。
PART2
第二季有变化有争议,“不是坏事”
《声临其境》第二季开播后,一直争议不断。徐晴却认为:“对节目有话题有争议不是坏事”。节目引发争议,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节目已经破圈层,引发更多人的关注。看的人越多,不同的声音也就越多。她觉得,存在即合理,只要节目秉持初心,从价值取向到趣味性都是正向的,主流的声音是认可的,就足够了。
在众多的争议之中,节目邀请“流量艺人”担当嘉宾,是最为激烈的。比起第一季,《声临其境》第二季邀请了更多的像迪丽热巴、李沁[微博]这样的年轻演员。当被问及第二季选择嘉宾的标准,徐晴总导演表示有“不变”和“变”两个标准。“变”的是节目更多地邀请一些像蔡明、朱时茂这样因小品被大家熟知的跨界艺人;不变的是,“实力派”是永远的标准。从第一季的王源,到第二季的迪丽热巴,不论是小品演员还是歌手,年龄和职业永远不是遮挡实力的理由。
导演问答
南都:大家对嘉宾的评论也有很多,节目组邀请嘉宾的标准是?
徐晴:一个是不变,还有一个是新的变量。不变是我们选择演员的标准,永远是三个字———实力派。年龄我觉得不是问题,只要他足够优秀。变量就是我们这一季除了国宝级的戏骨之外,也请了像倪萍[微博]老师、赵忠祥[微博]老师、蔡明老师和朱时茂老师,他们都是从影视转型到小品和主持人,大家忘了他们之前的身份,我们把他们以前的身份再度放大和发掘出来了。第二个变量是我们不能仅仅以某一个层面来断定他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标准,年龄或者其他原因就觉得他没有演技,我们在选人的时候,不应该做任何预设,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接下来如果第三季有可能,也可以考虑一下歌手,只要他有实力,我们也可以去发掘他们身上演技这块特质。
南都:第二季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优势又是什么?
徐晴:我们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续集难为,不光是原创,每一个成功的综一代在做第二代时,都会遇到共同的难题———续集难写。怎样在第一季的基础上,保持新鲜感,对创作团队来说,不断地突破、超越自我,永远是最难的。
南都:第二期请到迪丽热巴这样的流量明星后,使节目口碑受到一些影响,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徐晴:两个方面来看,对节目有话题、有争议不是坏事,大家之前一直把《声临其境》界定为圈层节目,是小众的,现在反而可以证明节目已经破了圈层了,这是好的一面。另外,我不觉得热巴让节目的口碑受损了,我一直觉得吐槽的和看的是两拨人。从我们自己身边的朋友也好,同学也好,各种关系人也好,或者陌生人也好,他们都在说好的时候,这是真实的声音。有一些觉得不满意的,我们觉得也正常,有一句话是“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所以被吐槽,我觉得挺正常的。关键是主流的声音是认可的,我们自己觉得是良心制作,各方面价值取向、趣味性是足够的,至于有争议、有讨论、有是非,我们都觉得可以接受,他们想怎么着,我们阻止不了,我们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南都:下一季还会选择这种看起来有点危险的尝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