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养号”,到底伤害了谁?

时尚
时尚
2020-11-30 14:55
来源:互联网

  近日,图书编辑“贝塔减”在豆瓣发布长文,称其编辑的新书《记忆记忆》上架不久便出现大量“注水”短评,怀疑这些都来自明星粉丝的“养号”操作——通过给其他书影音作品打分、评论,提升新号的活跃度,方便日后为明星的作品打分。

  为何近来豆瓣的书影音条目下,突然出现大量的无意义评论?该长文为一批普通用户的迷惑答了疑。不久,豆瓣读书回应称将遏制“养号”行为。同时,相关明星的粉丝后援会也公开发声,对部分粉丝的不良行为道歉并作出正确引导。

  粉丝“养号”到底害了谁,羊城晚报记者也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社会学学者。对方认为,这种以“数据至上主义”为基础的追星模式对粉丝而言,其实伤人又伤己。

  梳理

  一次被迅速扑灭的“养号”行动

  图书编辑“贝塔减”所编辑的新书《记忆记忆》是今年11月发行的当代俄语诗人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长篇小说。该书内容相对冷门,但因曾出现在豆瓣手机页面“新书推荐”的第一位,便意外成为饭圈粉丝的“养号基地”。“贝塔减”在长文中称,该书在两天内“收获”近200条短评,有些是其他用户发布的高赞短评或书评的复制粘贴,有些则是“好看的好看的好看的好看的好看的”之类的无意义语句。

  不止《记忆记忆》,图书出品方“新经典”近日在豆瓣广播发声,称其10月出版的新版雷蒙德·卡佛作品《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同样“突然涌入大量0粉小号的注水短评”。豆瓣用户“燕仰”则整理出豆列《被饭圈用来养号的那些作品》,当中既包括《格林童话全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世界名著,也有《凡人之心》《伟大的孤独》等新书。

  有用户分析,在11月下旬突然出现的大规模“养号”现象,主要源自某“顶流”明星的部分粉丝在微博发起的“养号”行动。该明星在2020年末和2021年将有三部电影上映,粉丝提前“养号”,为的是待电影上映后能给偶像的作品打分。

  经过近两天的发酵,豆瓣读书在11月24日发布公告,表示将严厉打击任何“养号”行为,异常用户将被永久标记,未来的评分评论也将被视作无效内容处理。该明星粉丝后援会微博也表态,为部分粉丝的不当行为道歉,“我们会集体自省并呼吁所有粉丝自觉维持一个良好的豆瓣环境,尊重每一个作品、每一位创作者”。

  分析

  来自饭圈的“常规操作”

  “养号”现象为何在豆瓣大量出现?或是因为豆瓣是当下最受大众认可的书影音评分网站之一,其评分被认为能较真实地反映作品质量。据悉,为了维持其评分的公信力,豆瓣曾设立一套“反水军机制”,根据用户的注册时长、活跃程度等指数计算账号的“权重”——只有账号达到一定“权重”,其打分才有效。因此,粉丝“养号”本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希望能通过“养号”来更多地影响自家偶像作品的豆瓣评分。

  事实上,“养号”跟“超话打榜”“反黑”“控评”等行为一样,是流量明星粉丝的“常规操作”。在此次事件发生前,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轻松就能搜出各种“豆瓣养号攻略”,其中的“通行规则”包括:在偶像作品上映或播出前两三个月开始“养号”、头像和签名不能暴露粉丝身份、不能在作品上映或播出前评分、多关注其他用户、每天都对书影音作品打分和评论……有些粉丝团体甚至会“规定”每天必须评论的作品数量及评分区间。

  此外,“养号”也催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大部分粉丝都有不止一个豆瓣账号,除了自己“养”之外,还可以买卖。据《证券日报》报道,在专门从事豆瓣账号买卖的网站上,一个2015年至2016年间注册的豆瓣账号售价约80元。

  挤压他人的话语空间

  目前,微博超话是追星的“主战场”。超话鼓励用户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其奖励可用于给超话打榜、兑换虚拟礼物等。获得积分的方式包括登录、连续访问、签到、评论和转发。不少人认为,正是类似规则塑造了粉丝群体“重数量轻质量”的行为模式。

  粉丝将这套行为模式复制到豆瓣,便成了“养号”。“养号”所带来的大量“注水”内容,直接危及豆瓣书影音的两个重要功能,既影响客观公平的评分,也挤压了普通用户的话语空间,破坏了豆瓣的社区生态,让那些希望分享和交流的人难以找到同好。正如豆瓣用户“paradiso”所说:“我根本不在乎我打的星是不是被计入权重。我写了公开短评,能让所有人都看见,这才是用豆瓣的初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粉丝      到底      害了      养号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