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这一赋,竟然落入 低谷
◎陈辉
在豆瓣上备受好评的《大秦帝国》终于迎来第四季(第一季《裂变》豆瓣评分为9.3,第二季《纵横》评分为9.3,第三季《崛起》评分为8.5,均堪称国产剧中现象级的高分),虽然剧名改成《大秦赋》,但观众们热情依旧——刚开播时,评分便高达8.9分。
遗憾的是,从第12集开始,评分一路下滑,已降至8.1分。不出意外,未来仍会下探。
需要注意两点:
一方面,在国产剧中,8.1分仍属难得的高分。
另一方面,与前三季比,这一季是最低谷。单论故事量,《大秦赋》比前三季更丰富,且历史记录本身已很精彩,创作相对容易,则8.1分显得有些遗憾。
本应是秦国故事的最高峰,却混成了最低谷,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这么高的评分,来自“壮美”
《大秦帝国》前三季赢得高分,因为它更接近历史剧,而非古装剧。
所谓古装剧,是把现代故事放到古代背景中,不追求历史逻辑的准确性,重娱乐而轻精神。所谓历史剧,则不仅追求服化道的准确,还要深入挖掘历史的意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切历史意义都是后人建构的,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站在当代立场上,怎样阐释过去,怎样让过去与今天发生关联,这是历史剧的魅力所在。所以,历史剧的天然义务是:让历史挣脱故事层面,成为今人的精神营养。
《大秦帝国》和《大秦赋》至少在三点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其一,弘扬华夏共同体意识:这是秦国最终战胜六国的重要原因,在今天仍有意义。
其二,讴歌了质朴精神:片中塑造了许多有大局观、行动务实的人物,他们充满使命感,长葆创业本色,引人深入思考,该如何超越“因富而衰”的历史周期律。
其三,呈现出集体力量:剧中人物个性纷纭,但每到关键时,他们都能自觉地统一目标、一致对外,故每次挑战,都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大秦帝国》和《大秦赋》的精神高度,带来了艺术震撼力。
康德曾说,在审美过程中,优美与崇高是不同的:优美的东西小巧、精致、和谐,具有技术性,让人心生爱怜;崇高则是巨大乃至于无形的“壮美”,它往往与道德相关,让人心生敬畏。
《大秦帝国》和《大秦赋》受欢迎,正是来自“壮美”。
找不到理由,只好说“精神”
从传达历史精神的底蕴看,《大秦赋》不输前几季。在情节复杂度、画面精致度,乃至邬君梅、段奕宏、辛柏青等演员的表演看,均称精彩,那么,为什么评分上会出现滑坡?
从表面看,《大秦赋》的部分细节过于夸张,给观众以肉麻感。比如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梗:让40岁的张鲁一演13岁的秦始皇,还要对36岁的朱珠(饰赵姬)喊妈……实在违和到了天际,坦坦地挖了个演技填不住的大坑。这样的坑,在《大秦赋》中还有不少。
从根本看,这些坑其实是全剧内部逻辑难以自洽的结果。《大秦帝国》和《大秦赋》都带有强烈的辉格史观色彩,即从结果逆推原因——因为秦国统一了天下,则秦国必有强于六国的、决定性原因,如果历史没有记录,那么就该为它创造一个。
这个“找亮点工程”包括:
秦国武器采取了标准化的生产手段。其实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只有很少几个零件组成,标准化的意义有限。
秦国军人训练有素。没有文献证明秦军有独特的训练方式,《大秦赋》对此似乎很有信心,刻意安排了一段百夫长李夫阻挡赵国骑兵的桥段,秦军士兵杂耍般变阵,却严重违背军事常识——马是非常胆小的动物,不敢正面冲击横阵,将横阵变成各自为战的小集群,约等于自杀。看到画面中赵国骑兵一个个华丽地脚踏马镫,让人很难不崩溃。
秦国废分封、立郡县,有制度优势。事实上,郡县制是春秋时楚武王最先推行的,顾颉刚先生曾说:“(楚县)是完全打破封建制度的秦始皇的郡县制的先声了。”秦国既非郡县制的原创者,也未必是落实最佳者。
正因以上三种解释都存短板,所以《大秦帝国》和《大秦赋》只好乞灵于无法量化的“精神”(或者是嬴异人口中的“天命”)——秦国人的“精神”强于他国,所以六国注定姓秦,别人永远比不了。有了这个奇特的“精神”加持,则被中原列国嘲笑的没文化、粗鄙等,反而成了秦国的优点。
让人肉麻,说明还没接上地气
可问题是,这个“精神”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