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地游走于各个角色之间 黄轩:表演就像调色盘

时尚
时尚
2021-01-20 14:26
来源:互联网

  面庞黑红,乡音醇厚,骑一辆“二八”自行车飞奔在戈壁乡间,一直以文艺、温润、儒雅形象示人的黄轩,在最新播出的电视剧《山海情》中却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了观众面前。在许多人心中,黄轩是一人千面的实力派演员:《芈月传》中清俊的贵公子,《妖猫传》中桀骜不羁的诗人白乐天,《芳华》中热情善良的文工团男兵,此次加盟《山海情》颠覆以往形象,更是让观众看到他作为演员的实力与魅力。近日,黄轩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的采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雨涵

  扶贫干部“太难了”

  现实主义大戏《山海情》作为一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讲述了“闽宁模式”的扶贫奇迹,将这段艰难却辉煌的岁月铺展至观众面前。剧中,由黄轩饰演的马得福是西海固村民脱贫之路的引领者和开拓者,这个刚从农校毕业的年轻小伙,怀揣着坚定信念和赤诚之心,直面困境与机遇、现实与挑战,一点点拉开了脱贫致富的帷幕。

  在《山海情》中,黄轩第一次挑战与自身文艺气质截然相反的人物。“除了好奇,更多的是敬佩。我觉得中国扶贫是一个非常了不起且正能量的事情,它真正地改变了广大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值得歌颂。”

  通过这次出演,黄轩也切身体会到了扶贫工作的不易。在剧中,马得福遇到了许多问题,刚解决一个下一个又冒出头来。为了让村里更快通电,马得福一遍遍地去变电所,天天堵门口做“门神”。因为搬迁户数不达标所长不见他,他就带着饼子每天去等。“这个人太难了!”黄轩直言。“从头到尾马得福就没消停过一天,有时候还里外不是人。说实话,我自己演着演着都觉得,换做是我可能不会有那么大耐心,所以基层干部是真的不容易,什么事都得管,什么苦都得往自己的肚子里咽。”

  该剧在开播的第一天,就收获了观众好评,“演员像从土里长出来的”,也成为观众对剧作的直观印象。得益于对角色深切的理解与共情,黄轩塑造的马得福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刚勇,又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执着坚韧,为《山海情》的现实气质打下了坚实的基底。

  怎样才能与角色融为一体?黄轩在采访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没有那么大能力变成别人,但我可以从自己身上去挖掘这个人物的可能性,只要找到和这个人物相近的地方,我能感受到他,演出来就会真实可信。”他说自己并没有为角色做过多的设计,只是在共性中寻找与角色的合二为一。“他说起话来的神态肯定不会像我现在这样,那他的头会不会低一点?嘴巴是不是平时老是闭不住?眼神是不是有点愣?在这些小的地方我会去找,找跟我自己相近的地方。”

  认真的思索、强大的共情、用心的琢磨、适度的想象,让黄轩自由地游走于各个角色之间,让每个人物既有他性格中的某一侧面,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与闪光。“每个人的性格性情都是复杂多变的,像一个调色盘会有多种颜色。在自己的性格色盘里去找跟角色相近的颜色,或是他需要的颜色去调和,欠缺的地方把它放大一点,能感受到的地方直接拿过来去用,就是这样的。”

  挑战方言“有内味”

  《山海情》剧组在初期了解资料的过程中,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年的一件趣事——福建的帮扶干部听不懂西北话,当地的村民也听不懂福建话,语言关从一开始就是需要跨越的障碍。“所以我们采用了方言拍摄,就是想让它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更像真实发生的事情,让人相信这些东西,相信发生的这些故事。”该剧导演孔笙这样说道。因此《山海情》有演员用方言表演的原声版和由专业配音演员进行配音的配音版两个版本,同时在卫视和视频网站播出。电视上播出的原声版让网友们点赞说,“西北话一出,马上就有内味了”。

  这样的表演体验,对于黄轩来说也是一次圆梦。“我其实是西北人,我一直梦想着在西北这片土地上说着西北的方言演一个西北的故事,这次当我接到邀请时,觉得好像圆了我的一个愿望。”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使原声版《山海情》形成了奇妙的互文,方言既是剧情需要,能够更好地展现浓郁而又深厚的地域文化,帮观众入戏,营造喜剧性格调,也让黄轩在拍摄过程中对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表达。“我没有农村生活的体验,所以就得去找那种状态,比如说西北的农村男人,多少会有点‘楞’、有点直,这些特点都会反映在他们的说话方式、神态神情上,包括形体动作上都跟我们平时不一样,这些东西都需要观察学习找感觉。”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黄轩      芳华      山海情      门神      有内味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