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高凯)对比去年夏末首季的甫一亮相便“艳惊四座”,随即引发高温热议,近期悄然开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2》(下称《浪姐2》)不仅鲜获观众点赞,话题度也与前作无法同日而语。
半年前,未经前期宣传便陡然开播的《浪姐1》曾经瞬间引发此间综艺节目多年未有的热度和流量。
在女性问题愈发吸引全社会关注的当下,女性题材文艺作品被赋予了“原生热度”,面对一直以来困扰女性的年龄折损自身价值的情形,这档首度高举“无价之姐”大旗的综艺选秀节目可谓“乘风踏浪”而来。
而宁静、张雨绮等女星突然集体亮相,她们历经岁月而呈现出的或霸气、或洒脱、或从容的言谈气质几乎立即引来了观众的好感。
随着节目的展开,早先经历打拼才成为“姐姐”的姐姐们很快再度找回“投入舞台”的频段,她们的专注和努力成为节目真正的高光。
尽管在后期,女团式的歌舞全方位比拼、对于舞台上少女感的过分追求最终令这档综艺未能如期待中真正负载其社会性命题,但《浪姐1》最终的豆瓣评分依旧停留在及格线上的7分。
客观而言,比起前作,《浪姐2》中不乏那英、张柏芝、杨钰莹等或有专业实力或有话题性的姐姐,节目的选拔比赛规则,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然而从已播出的两期看,这档节目已迅速降温,令人遗憾地“泯然众人”矣。
豆瓣评分首期6.1,第二期6.0。
相关话题方面,有限的热度局限于某位姐姐流于形式的直率讲话或亮相行头,不论从讨论价值还是“耐热性”上说,都远逊于半年前姐姐们的“舞台究竟怕不怕老”“我们不是在相互争,我们是在和规则争”。
客观而言,作为续篇,“浪姐”在观众面前不再有“初见”的新奇感,从嘉宾类型到创作手法,《浪姐1》的惊艳亮相的确难以复制。
而除却这所谓的“先天不足”,导致《浪姐2》在观众那里失却热度的更主要原因还在于其自身创作温度的消失。
《浪姐1》以8.5的高分开局,最终7分收官,很多质疑之声是围绕比赛项目设置和话题炒作而起,认为这方舞台未能如期待中那样让“30岁+”女明星们更多展示其经过岁月洗礼的特有魅力。
以这个角度说,《浪姐2》其实又有着与之相伴而来的某种优势——经历了上一季的高开低走和最终的争议一片,作为第二季,本可以选择在关键问题上进行完善和改变,然而,从目前的已播内容看,上一季导致争议发生的基本问题并未得到正视和解决。
如果说《浪姐1》是发力于对“女性力量”的探索,而最终令人遗憾地流于话题热度,那么到目前为止,《浪姐2》则几乎是仅仅满足于从人设话题的炒作中制造热度。
除了节目本身某种意义上的“不思进取”,此番参加节目的姐姐们似乎也从未能如前季一般展现出“拼”的魅力。
从那英不过关的舞蹈到张柏芝令人失望的舞台表现,从台上屡屡出现的“走音事故”,再到舞台下明显缺乏真实感的对话,到目前,新的姐姐们展示出的种种恰恰失掉了“乘风破浪”原有的重心。
对此,观众自然颇有感知,“《浪姐2》的姐姐们感觉完全没有为了舞台的‘拼’劲儿”“相对于所谓突破,这一届的姐姐似乎更在意人设和话题”,而各种评论之外,节目已经失去的热度无疑是这种失望情绪沉默而鲜明的表达。
几个月前,因为节目的高热度,《浪姐1》的不少姐姐成功翻红,不难想见,无论节目组还是新一批的姐姐们,都对于这股“热”力充满向往。遗憾的是,没了那股带着生命力的“拼劲”支撑,“搏眼球”式的“秀”终归无法获得可以为继的温度。(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