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剧创作的着力点:理性的力量、人性的觉醒、法治的尊严
——评电视剧《扫黑风暴》
张富坚
观点提要
《扫黑风暴》的出现,正是涉案剧创作展现理性力量、呼唤人性觉醒、倡导法治尊严等主题的回归,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开拓出类型创作的新境界,值得认真审视并延展。
电视剧《扫黑风暴》8月9日起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播出,该剧在题材尺度、叙事技巧、表演风格和影像格调等方面散发出让观众兴奋的能量,让涉案剧类型又立上风口浪尖,也给同类型电视剧的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涉案剧不是对现实生活云淡风轻式的描摹,而是包含正、邪力量之间的剧烈交锋,善、恶人性代表之间的殊死搏斗,涉及严肃的政治与社会意识表达,要从理性、人性和法治的多重侧面构造剧情,从而实现电视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扫黑风暴》的出现,正是涉案剧创作展现理性力量、呼唤人性觉醒、倡导法治尊严等主题的回归,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开拓出类型创作的新境界,值得认真审视并延展。
理性的力量与人性的觉醒
《扫黑风暴》讲述的是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中江省绿藤市,在督导组的领导下,人民警察以抽丝剥茧的坚韧精神、专业冷静的办案作风,将笼罩于绿藤市上空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成功荡涤的故事。该剧出场人物众多,其中不少角色正邪面目难辨,而故事的前史如草灰蛇线,若隐若现。剧集尚在播出中,但是引发的热议不断,越来越多的有心观众开始关注故事背后的真实案例。《扫黑风暴》的情节取材于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文烈宏案、海南黄鸿发案等,当年,这些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曾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彼时大众只是获悉一个结果,却并不了解办案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扫黑风暴》并非纪录片,不可能做到完全忠实于真实案例,但在创作维度中,尽可能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勾勒描画了扫黑战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尺度之激进在近年来涉案剧类型的创作中首屈一指。
毫无疑问,孙红雷扮演的主人公李成阳是一个立于黑暗和光明之间的人物,孙红雷的表演极具张力,将角色在人性暧昧地带的困顿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更为立体地叙事,导演多处运用了镜头内蒙太奇等手法,将主人公的回忆片段穿插于现实情境之中。通过多层次的表演和细腻的镜头语言,一方面展现李成阳身上不曾熄灭的刑警本色,另一方面也描摹他在黑恶环境中让人不寒而栗的“狠劲”。再加之电视剧在视听语言上全面追求电影化效果,使得这部作品具有极佳的影像质感,堪称制作精良。
但是《扫黑风暴》如果仅仅满足于个别人物的塑造和影像风格的打磨,恐怕还难以达到一流的水平。一般的犯罪题材作品,出于对观众情感喜好的迎合,往往会着眼于“正邪难两立”的戏剧性冲突设计,例如:兄弟情深,但却分属于不同阵营……这样的情节总能营造巨大的情感张力,让观众有绝佳的带入感。但是这其中也存在挂一漏万的问题:从极致的情节性出发,意味着一切人物关系、社会机制均可在“情”的框架内自圆其说,而理性思辨的部分则受到了削弱。回看以往的同类型作品,以《黑冰》《黑洞》为代表的上一代涉案剧虽然极为戏剧化,但也存在“情有余,理不足”的短板。例如,王志文在《黑冰》中扮演的大毒枭李小鹏的人设极为丰富细腻,尤其是剧尾的那场独白式的自我剖析,摄人心魄之余竟能逻辑自洽,让对面蒋雯丽扮演的人民警察哑口无言,活脱脱塑造出一个心存大志却童年不幸的悲情英雄。但问题来了:怎样把反面人物进行人性化的真实刻画?
当电视剧执着于人物情感关系的构造,即意味着“爱恨情仇”成为情节主导,在追求娱乐功能的影视剧作中,这样的类型套路极为常见。但《扫黑风暴》显然志不在此,该剧最具统摄性的情节框架其实建基于中央督导组抽丝剥茧的办案过程,而李成阳的行动出发点并非仅仅是报仇雪恨。在该剧第4集中,李成阳追问刑警老朋友何勇:“这个系统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敢说吗?”说出这番话,恰好透露出李成阳埋藏于心中的最高任务——他要看清谁是好人、谁已经滑入黑色深渊。
片中设定的“绿藤市”以及剧中的“长藤集团”颇有深意地用了藤蔓的意象象征黑恶势力的关系网,暗示官商勾结的复杂关系网必须得到斩草除根式的清除,才能换得健康清朗的社会生态。《扫黑风暴》期望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场关于“爱恨情仇”的“黑帮+刑侦”故事,而是向观众讲述这场惊心动魄的“扫黑除恶”行动之外的政治涵义。所以剧中花了大量篇幅细致呈现国家如何下决心、花力气,为执法系统号脉、诊断并施行手术的全部过程,意图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并信赖我国执法部门的行政能力和纠错能力,并对战斗在执法第一线的公安干警生发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