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到“雄安新区”

时尚
时尚
2019-01-29 08:23
来源:互联网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记录下深圳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难忘的一个历史时刻。

  2017年春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在河北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拉开帷幕。“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座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建设的未来之城,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雄安新区由此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从“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到“雄安新区”,从“国际都市”到“未来之城”,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创新发展示范区”,一南一北两座城市共绘改革开放“同心圆”,见证中国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

  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

  50多岁的宋福生,至今仍清晰记得1984年第一次到深圳的情形。

  彼时,子承父业成为中国建筑旗下企业一名抹灰工的他,正在湖北荆门。“接到调令,要参加深圳国贸大厦项目建设,几个班组一同出发。行李都是卡车运送,人都坐火车。我们一到就进入了工地现场,负责装修抹灰。从(国贸大厦)楼顶往下看,路面上的汽车特别小。”

  这座高160.5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华夏第一楼”,首次在国内采用大面积整体同步滑模工艺,从最初7天一层,到4天一层,从第31层开始,施工速度稳定在3天一层,标志着我国超高层建筑工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深圳速度”由此诞生,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之一。

  2018年4月,有着“雄安新区第一标”之称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开园,8个单体建筑,可满足3000人常驻办公和500人住宿需求。这一次,值得称道的不仅仅有112天10万平方米的建设速度。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建设,集成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海绵城市、被动式建筑、综合管廊、装配式建造方式等30多项国际先进建筑技术。

  对此,宋福生深有感触。30年间,他已从普通抹灰工成长为质量与安全监督领域的“工匠”。作为该项目二工区安装质量总监,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一项任务,便是对已安装的空调管线进行抽样检测。

  “曾经的机械很单一,主要靠人海和塔吊,如今有大型机械近百台,上午和下午,建设现场都会呈现两种模样。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用三维建筑模型优化工艺,机电管件数字化加工,一些很难焊接的地方用焊接机器人……站在改革开放新起点,雄安既有更快速度,又有更高质量。”宋福生说。

  “雄安质量”,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包括规划质量、设计质量、建设质量,更追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从“特区”到“新区”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

  如果说,深圳特区重点在“特”,“特”在特殊政策;那么雄安新区重点在“新”,“新”在发展理念。

  深圳动工的第一个项目是蛇口工业区,而在雄安,开工的第一个项目是占地11万亩、植树1100万株的“千年秀林”;深圳早期的建设规划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而雄安坚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仅规划就花了一年多时间,由12个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反复打磨,目的是为了“一张蓝图干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是摆在雄安面前的时代之问。

  “着力解决好城市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应有之义。”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晓江说。

  在城市起步阶段,雄安新区就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等发展理念,融入到新区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就是为了预防环境污染、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

  在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雄安新区对历史文物、历史风貌、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启动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在建设中将坚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保持原址不动。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雄安新区      未来之城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