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县竹帘镇兴顺村建起制衣厂,让兴顺村的4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
同江市向阳镇同富村的巧妇们把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一件件精美的民俗手工艺品让巧妇走上脱贫“快车道”。
粉碎、发酵、蒸馏,汤原县吉祥乡守望村的12户贫困户在酒香四溢的酒厂务工增收。
汤原县京鸭家禽养殖合作社利用“扶贫鸭”为村民脱贫。
明水县兴仁镇兴发村笤帚“扫”出脱贫路。
20多名林甸县东方红村村民进入宏福集团打工,“早八晚五”的工作让大家转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观念。
兰西县兰西镇林盛村的豆腐坊香气扑鼻。
↑延寿县加信镇金凤村的“豆包工厂”一天能生产近500斤豆包成品,村里的6户贫困户在此挣工资。
依安县大力发展“鹅经济”并形成企业+大户+村集体+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
村里一间小酒坊,连着玉米种植,连着贫困户增收,酿出好日子。
村里一个服装厂,吸纳缝纫匠人,巧手裁出幸福衣。
村里一个大棚,养鸭、养鹅、种蔬菜,展露着春的序曲。
包一锅纯手工的粘豆包,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哼着歌,唱着曲,脱贫的日子像一串串火红的小辣椒,一针一线穿起。
日前,记者走访了富裕县、汤原县、延寿县、依安县等贫困县。富裕县绍文乡绍文村的食用菌大棚,同江市向阳镇同富村巧手坊,延寿县加信镇金凤村豆包产业,汤原县吉祥乡守望村赵家窝棚小酒坊,依安县新兴镇新思维禽类养殖合作社……这些扶贫产业在贫困村落地生根。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扶贫产业让贫困人群参与进来,发挥增收实效。贫困户走出家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贫困村里涌现出小而美的扶贫项目,贫困人群参与其中,助推脱贫步伐,为春天涂抹出不一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