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

时尚
时尚
2019-04-29 16:05
来源:互联网

  诸子百家 群星璀璨载史册


  “仁义道德”——儒家

  儒家是我国诸子百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圣诞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之中,常使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战国时的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发扬光大。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所包含的内容很庞杂,但是她的基本含义是爱人,也就是要人们互存、互助、互爱。在孔子之后,孟子在“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仁政”说,强调要用仁政统一天下,治理天下,孟子的“仁政”说在中国的政治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的思想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很多统治者的尊崇,但是在当时社会急剧动荡的情况下,各国诸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所以儒家的思想在当时很难行得通。西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才被统治者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在政治方面强调要积极入世,积极干预现实生活,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十三经

  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后世统称为“十三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十三经分别是:

  (1)《周易》是占卜之书,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2)《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4)《周礼》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5)《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礼仪节。

  (6)《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7)《左传》即《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8)《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

  (9)《谷梁传》即《春秋谷梁传》,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

  (10)《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11)《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12)《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

  (13)《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其中,《大学》古代教育理论的扛鼎之作,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中庸》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战国时,儒家形成八个主要学派。《韩非子.显学》记载,儒家在孔子去世后分为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子思(孔子的孙子)和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

  【经典选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积善之家,必有余殃。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

  5.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逭huàn:逃避)

  7.必有忍,其乃有济(济:成),有容,德乃大。

  ——《尚书》

  8.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主张

  1.儒家的“正名”说。

  《论语·子路》篇记载,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卫国的国君等着您去处理政事,您到那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孔夫子回答说:“我一定会先纠正各种名分。”

  子路是个愣头青,不太理解孔子所说的话,就对孔子说:“老实,您是迂腐了,那么多大事都等着您去做,为什么要先去做不重要的事呢?”

  孔夫子听了子路的话也有些生气了,他说:“子路,你可真粗鲁啊,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就不要乱说。”接着孔子又说:“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就很难做成事。事情不能做成功,礼乐就没办法兴盛,礼乐不兴盛就会导致刑罚不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纠正了名分之后才能把自己要做的事做好。”

  孔夫子为什么那么看重正名呢?因为孔夫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失去了固有的秩序,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很多人都不按名分办事,孔夫子忍受不了这种现象,觉得这样下去很危险,就提出了“正名”说,正名就是正名分和正责任。

  2.儒家的“礼”。

  礼原来是指古人祭祀的仪式,表现了古人对上天和祖宗的军警,也体现了人间的等级和尊卑。孔夫子将礼从宗教的范畴推广到了人间,让它成为了人文世界的一种日常行为规范,指引人们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互相尊重,遵守社会公德,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的对象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分寸。它不仅是等级社会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且还和人的内在理性相结合,让“礼”的实践成为人的一种自律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3.忠恕之道。

  儒家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具体来说就是自己想要有所谓为,也要尽心尽力让别人也有所作为,自己不喜欢、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用文言来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知命说。

  知命说是儒家提出的“为而无所求”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做事情的真正价值其实并不是什么目的,而是行动,只要履行了自己的义务,那就已经在道德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不必非要求得到一个结果。

  “命”是天命或是天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是否能够成功,其实和好多条件都息息相关,并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所以只要竭尽全力,成败就不必计较,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快乐,这就是所谓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万世师表——孔圣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价、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是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是殷商后裔,所以是子姓,他的祖先是送过人,从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世子孙就以孔为氏。他的曾祖父孔防叔为了躲避送过的内乱,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的大夫,也是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年轻时娶妻生有九女却无一子,后又娶妾生有一子,也就是孔子的大哥伯尼,又叫做孟皮,不料伯尼在七岁的时候摔成了残疾。当时女子和残疾的儿子是不能继承家业的,于是70岁的叔梁纥又在外纳颜氏之女颜征在为妻,未婚而生孔子。颜征在怀着孔子的时候曾经到尼丘之山祈祷,又因为孔子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就像尼丘山一样,所以孔子名叫孔丘,因为他排行老二,所以又叫仲尼。孔子从小就和母亲一起生活,3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但是孔子一直坚持学习;17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当年鲁国权臣季孙请“士”一级的贵族去赴宴,结果孔子被季孙家臣阳虎拒之门外;19岁的时候娶妻,20岁时生子,当时正好遇上鲁昭公赐给孔子鲤鱼,所以孔子就给儿子起名叫孔鲤,字伯鱼。孔子生子后开始出仕,被委任为管理仓库的官吏,后来又管理过畜牧业。27岁的时候,孔子向郯子请教古代的官制,并开办私人学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私人办学。孔子办学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打破了贵族在教育上的垄断。孔子有三千底子,其中比较出色的被称为“七十二贤人”。

  延伸阅读

  《论语.季氏》中记载了孔子饱经沧桑后的人生箴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时候的孔子已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博学好礼,又留心政治,用心思考,并经常发飙一些自己的见解。成年后,孔子身材高大,臂力过人,酒量非凡。

  30岁的时候,孔子在鲁国结识了来访的齐景公;34岁时孔子在周地拜见了老子,并向老子问礼;35岁的时候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逃到齐国,得到齐景公赏识,一度打算封地给孔子,可是最终被齐相晏婴阻止。后来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向齐景公求救,结果齐景公已经不打算再用孔子,孔子无奈,只好逃回鲁国。

  孔子逃回鲁国后就一直讲学,直到51岁的时候被认命为中都宰,治理一年卓有成效,随后被任命为小司空,后又被任命为大司寇,代理鲁国宰相,结果鲁国大治。这时候齐国看到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实力不断上升,因此非常恐惧,所以齐国君臣就开始谋划着排挤孔子。与此同时,孔子为了削弱鲁国“三桓”(鲁国的三个权臣)的势力发起了“堕三都”运动,结果遭到了“三桓”的记恨。齐国瞅准机会给鲁国君臣送来80名美女,

  鲁国君臣乐不思蜀,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结束后没有按照惯例给孔子送祭祀用的祭肉,孔子知道鲁国的当权者已经不想再任用他了。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率领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

  孔子在外周游了13年,历尽了磨难,最后在68岁高龄的时候返回了鲁国,结果当权者对他还是敬而不用,孔子只能继续从事教育和整理文献的工作。孔子晚年时,弟子颜回、子路,儿子孔鲤都先后去世,孔子的身心健康遭受严重打击,73岁的时候与世长辞。

  延伸阅读

  在孔子身上,有很多宝贵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例如:(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岁寒,而不知松柏之后凋也;(3)不宜而复,于我如浮云;(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5)正道直行。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亲手删订了《诗经》《尚书》《仪礼》和《春秋》,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行都记录在《论语》之中,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去世后受到后世的称颂,被称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和“天纵之圣”。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

  【经典选读】

  1.温故而知新。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吾日三省其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德不孤,必有邻。

  2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2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七十二贤”——孔子的得意门生

  综合太史公《史记》和孔子《论语》中的有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孔门弟子中“受业身通”的是七十七人,而孔子特意把他们的特立卓行拿出来予以褒扬的却只有十个人。

  1.最得意的弟子颜回。

  颜回,字子渊,所以又叫颜渊,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底子,在14岁的时候就拜孔子为师,以后终生都跟随孔子,孔子曾经以“好学”、“仁人”相许。颜回以德行著称,为人谦虚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还特别尊重老师,谨遵孔子的教会。但谦逊好学的颜回却不幸早亡。

  从汉代起,颜回就被尊为“七十二贤”之首,历代统治者对其不断加封,被称为“复圣”,生平言论都收集在《论语》之中。他毕生追求的是“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没有饥饿,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颜回最为孔子称赞的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处世哲学。孔子被困于陈蔡之地时,绝食七日,当时子路、子贡等人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仍然坚定地支持孔子,肯定孔子的思想。孔子停了颜回的话之后非常高兴,标识要是颜回将来生活富足,愿意去给颜回做管家。

  颜回还是第一个认为孔子是圣人的人,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只有颜回始终没有离开过孔子。颜回说孔子的道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曾点和曾参。

  曾点是曾参之父,父子同为孔门“七十二贤”。《论语.侍坐》记载,有一次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伴孔子一起闲坐,孔子让弟子们谈谈个人的志趣,轮到他谈的时候,他停止了鼓瑟,对孔子说:“我和他们三位想的都不一样。”

  孔子说:“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自讲讲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我会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河里洗洗澡,洗完澡后到舞雩台上吹吹疯,然后一起唱着歌回家。”

  孔子挺晚后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实际上孔子和曾点的志趣是一样的,他们追求的是安详、自得的生活。

  曾点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底子,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老师,后来子思又把学说传授给孟子,所以曾参这个人上接孔子,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思想既有记成,又有发展和建树。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关,还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和“慎独”,又是我国著名的大孝子,提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观点。他的孝道观念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著有《大学》和《孝经》,被后世尊称为“曾子”和“宗圣”。

  延伸阅读

  1.曾参锄瓜:有一次曾参的父亲叫他去瓜地里锄草,曾参不小心把一颗瓜苗除掉了,父亲认为他用心不专,就用棍子打他,因为出手太重把曾参打晕了。曾参醒来后马上退到一边“鼓琴而歌”,用这种方法告诉父亲并没有被打坏,自己心里也并没有怨恨父亲。

  曾参的父亲喜欢吃羊枣,因此曾参就再也没有吃过羊枣,有了羊枣总是送给父亲吃。

  2.曾子杀猪教子:有一天曾子的老婆要到集市上去,孩子也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老婆被孩子缠得没有办法,就让孩子先回家待着,骗孩子说回家后杀猪给她吃,孩子一听有猪肉吃,也就乖乖地在家等着。曾参的老婆从集市回来后,曾参马上要去杀猪。老婆一看急忙阻止他,对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何必当真?曾参对老婆说:“不能和孩子开玩笑,现在骗了孩子一次,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父母了额,甚至他也会去骗别人,这不是在害孩子吗?我们不能这样对孩子。”说完就把家里的猪杀了,给孩子吃猪肉。

  3.曾子避席:有一次曾子坐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说:“以前的君王有高尚的德性、精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的百姓,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君臣之间也没有什么不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曾子一听就知道这是老师在传授自己学问,于是马上从坐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非常恭敬地问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够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子最重要的弟子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名叫孔伋,春秋战国时著名思想家,受教于曾子,又下启孟子,相传曾作《中庸》,被后人尊称为“述圣”,他的重要学说是“中庸”与“诚”。

  3.子路。

  子路,又被称为季路。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质疑,为人耿直鲁莽,喜欢用力,事亲至孝。孔子周游列国时为孔子赶车,充当孔子的保镖,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又勇于改过。

  子路和孔子的关系很特殊,孔子在鲁国任中都宰之前曾经有两次从政的机会,都是乱臣贼子请他出山去做官,可是两次都被子路阻拦。因为子路认为那些人是乱臣贼子,劝说老师不应该和他们合作,结果孔子听从子路的意见没有出山。

  子路是个很讲礼的人,他万年在卫国做官,卫国发生了叛乱,有人要对卫国的继承人不利,子路就去阻拦,结果争斗中戴的帽子掉在了地上,子路觉得进组哪怕在死的时候也不能免冠,于是就整理好了衣冠,随后从容就义。

  4.子贡。

  子贡,名叫端木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称他为“瑚琏之器”,他言辞犀利,善于雄辩,办事通达,富有政治、外教才能,曾任鲁国和卫国的再想,他为了保护鲁国不被侵略,曾经出使齐、晋、吴、越四国,最后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他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与当时的各国诸侯平起平坐。

  子贡出使各国时常不遗余力地传播孔子的学说,让孔子名满天下。孔子去世之后,别的弟子都守孝三年,只有子贡一人为孔子守孝六年。

  5.宰我。

  宰我,又叫宰予,孔子的著名底子,他思想活跃,深思好学,又善于提问,是孔子弟子中唯一一个敢于正面对孔子的学说提出异议的人。有一次,他对孔子指出为父母守孝三年的制度不可取,可以改为守孝一年,孔子气得骂他“不仁”。

  有一次宰我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仁者掉进了井里,应该跳下去救还是不跳下去救,如果跳下去就是死,如果不跳下去就是见死不救,问孔子该怎么办?结果孔子觉得宰我这个问题提得不好,是愚弄人,拒绝回答。

  宰我有一次在大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污)”,但孔子还说过“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说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6.子游。

  子游,姓言,名偃,春秋末吴国人,是孔子晚年弟子中的佼佼者,“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文学”科中的高材生。孔子去世后,子游自己收徒讲学。子游曾任武城宰,使用礼乐教化当地百姓,使用礼乐教化当地百姓,让处处有弦歌之声,得到孔子的称赞。

  7.子夏。

  子夏,姓卜,名商,孔子的著名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被后世誉为“传经鼻祖”。他还开创了“西河学派”,对儒家思想和文献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做过魏文侯的老师。

  【经典选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经》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后人尊称为“亚圣”。他和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艰难地把他抚养成人,孟母对孟子的管教很严,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孟母断织”和“孟母三迁”的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的典范。可以说孟子之所以能成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个好母亲。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尽得儒家真传,他学问大成之后也曾开馆收徒,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曾带领自己的门徒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君主推销自己的仁政学说。虽然受到梁惠王、齐宣王等诸侯的尊重与厚待,但是他的学说最终还是没有被诸侯接受,无奈他只能退隐,和弟子万章等人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提出了“人性本善”的命题,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变坏了。他还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人民放在了第一位。他认为君主应该爱护、保护自己的百姓,要保障人民的权利。孟子还赞同如果君主无道,百姓就有权将他推翻。

  孟子在见齐宣王时,齐宣王问他:“武王伐纣是不是以臣弑君?”

  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甚至告诉齐宣王:“君之视臣谓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直至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他的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根本不可能得到君主的真正认同的,所以他的思想也就很难得到施行,只能坐冷板凳。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孟子》里的这些话后非常生气,觉得这不是一个做臣子的人应该说的话,就下令删去了这几句。

  孟子还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这是其思想的核心,他在见齐宣王和梁惠王的时候都特别提出了他的“仁政”学说,具体是要让每家每户都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老者可以衣帛食肉,每一家都可以自给自足”,让百姓都有“恒产”,这样国家才能安定。

  他还提出要把“亲亲”、“长长”的原则用于政治上,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孝悌教化民众,施行仁政,缓和阶级矛盾,这样就可以得到百姓的用户,无敌于天下。

  孟子还特别提出了“义”的概念,主张君子要“舍生取义”。除此之外,孟子还特别“善辩”,他辩论起来很有技巧,会一步一步地把对方引入自己设置好的圈套之中,让对手承认自己的观点。

  【经典选读】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由,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任何。

  7.人皆可以为尧舜。

  8.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0.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融会百家,自成一体——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因为古时候“荀”与“孙”读音相近,所以他又被后人称为“孙卿”。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的代表任务质疑,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采各家学说,自成一体。荀子在重整儒家经典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荀子曾经三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出任出国的兰陵令,他的支持者春申君被杀之后,他也就被罢免了职务。荀子万年从事教学和著书的工作,他有两个著名的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一个儒家的宗师教出了两个法家的代表人物,真的是非常有意思,因此历代以来都有学者质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

  荀子的学问渊博,他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他不信鬼神,觉得自然界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点,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他主张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礼”,这事他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他认为欲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爆发冲突甚至是战争,因此要用“礼”来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争的发生。

  荀子还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认为学习是对人至关重要的,教育决定人的后天成长,他还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可以居上,

  荀子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都保存在所著的《荀子》一书中,各位读者有时间可以仔细读读。

  【经典选读】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学不可以已。

  5.笃志而体,君子也。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故不及硅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逢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

  古代的“非主流”思想——道家

  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列子,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西汉初年,道家思想曾经大放异彩,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让百姓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社会经济也较为繁荣。汉武帝时采纳儒家学者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的帝王也承袭沿用,从此道家就成为中国政治社会的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的思想并没有为官方所采纳,但是它却继续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糅合了很多道家思想元素发展而成的,甚至后来在中国异军突起的佛教,也吸收了道家思想的许多成分并加以改造,从而变成了本土化的佛教。需要说明的是,道家和中国的道教是不能划等号的,不可以把道家看作是道教。道家虽然强调“保身”,但是并不追求长生不死。道家觉得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道家重视心灵的自由和解放,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对待万物的态度是“无所恃”。道家还提倡“以人为本”,重视私人的利益。道家的经典著作有《老子》《庄子》《列子》。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老子,字伯阳,又被称为老聃、李耳,是春秋时楚国人,曾经做过周王朝的图书馆管理员。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道教的始祖,民间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就是以他为原型。

  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无为”,他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的主要思想都收录在《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或《道德真经》)一书中。《老子》一书指出“道”就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但是同时“道”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永恒意义,同时“老子”一书还包含了大量的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天下的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两者可以互相转换。

  关于老子流传着很多传说,例如:

  老子出省:传说老子在娘胎中待了81年,生下来的时候就是白眉白发,还有白胡子。因此他的母亲给他取名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李子树说:“这就是我的姓。”于是老子就姓“李”。

  孔子问礼:孔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一起到周朝的国都洛邑找老子询问周礼,老子看到孔子不远千里来向自己请教学问,就详细地给他讲解了周礼,等到孔子将要离去的时候,老子对孔子说:“我听说富有的人把财物当作礼物送给别人,仁义的人把言语送给别人,我这个人是个穷人,只好盗用仁义之士的名义送你几句话,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老子接着说:“聪慧无比、洞察一切的人反而更容易接近死亡,这是因为喜欢议论他人的缘故。博闻善辩、气度宏大的人反而容易危及自身,这是因为喜欢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的儿子和做君主的臣子的时候心中都不能有自己。做人应该大智若愚,欲望、娇气都无益于身。”

  孔子拜别老子后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说老子是“人中之龙,高深莫测”。

  老子出关:传说老子晚年的时候看到周王朝越来越不像样子,就想途径秦国,出函谷关到西域去。函谷关的守令叫尹喜,这一天他在城墙上巡视,突然看到“紫气东来”,知道有圣人向函谷关而来,于是就赶紧布置一切,准备迎接圣人。

  果然没过多久,老子就骑着青牛翩然而至,尹喜和老子以聊天,才得知眼前骑青牛而来的就是名满天下的老子,这下子尹喜喜不自禁,当他得知老子要出关时,就缠着老子,要老子把平生的思想写成一本书,作为出关的条件,不然就不放老子出关。老子一看尹喜也是有缘之人,自己又急着出关,就将自己平生的思想写成了一本书,总共五千多字,这就是《道德经》。

  传说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就劝尹喜和自己一起出关,结果尹喜就真和老子一起走了。据后来的道教信徒说他们出关后到达了今天的印度,后来又点化了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伽牟尼,让他悟道成佛了。

  【经典选读】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夫唯不争,故无尤。

  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大道废,有仁义;有智慧,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于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愿做一只自由的乌龟——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送过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道家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被后世尊称为“南华真人”,一生淡泊名利,廉洁正直,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蔑视荣华富贵,虽然生活贫苦,但是却拒绝楚国的重金聘任,为了生活也曾静坐过漆园小吏。著有《庄子》一书,收录了他生平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庄子的思想和老子一样都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他觉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道”并没有什么差别界限。他主张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庄子否定了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地去否定现实,创造出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他主张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却也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他的思考非常超前,比如说他提出了“一尺之锤,日截其半,万世不竭”的极限思想。庄子还崇尚自然、纯真、自由,反对虚伪。他主张摒弃心中的杂念,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和老子一样,关于庄子也流传着很多传说和故事。例如:

  庄周梦蝶。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锦瑟》诗里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前半句讲的就是“庄周梦蝶”的典故。这个著名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讲的是有一天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悠然自得,非常快乐。庄子梦醒后却迷茫了,因为他弄不清楚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视权贵如腐鼠。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律《安定城楼》中有这样一句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晼雏竞未休。”在这里,他引用了另一个关于庄子的典故,具体出自《庄子.秋水》篇,说的是庄子听说自己的好朋友惠施在魏国做了宰相,就很想去看看他。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去报告惠施说:“庄周到魏国来就是想抢您的宰相之位,您可要防着他点。”

  于是惠施也有些紧张,就派人在大梁(魏国国都)搜寻了三天三夜,想要阻止庄子,没想到庄子却大大方方地来拜见他。

  庄子对惠施说:“南方有一只鸟,名叫晼雏,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这只晼雏展翅而飞,从南海飞向北海,一路上非梧桐不息,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有一天它恰好从一只正在吃着腐烂老鼠的猫头鹰头顶上飞过,这只猫头鹰以为晼雏是要和他争夺腐鼠,于是就急忙护住了自己的食物,仰头对晼雏说:‘吓!’难道现在您也想用魏国来吓我吗?”

  惠施听后默默无言。

  濠梁之辩。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篇,讲的是:有一天庄子和惠施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儵鱼(一种白色小鱼)在河水中悠然自得,它们是多么快乐啊!”

  惠施说:“您又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您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施说:“我不是您,的确不知道您的想法;同样的,您不是鱼,也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又说:“让我们先捋一捋,现在回到刚开始的问题。您说‘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这就说明您已经知道了我了解了鱼的快乐而来问我,那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的快乐的。”

  要做自由的乌龟。有一天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威王派出的两名使者带着重金来礼聘庄子做出国的国相,使者对庄子说:“楚王早就听说先生是个贤士,愿意把国事托付给先生,希望先生能够出山相助。”

  庄子拿着钓鱼竿头也不回,他淡淡地回答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被杀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多岁了,楚王把它珍藏起来,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这只乌龟是宁愿死后留下骨头被供奉起来呢,还是愿意活着在泥水中潜行,摇摆着尾巴呢?”

  使者回答说:“当然是在泥水中自由地潜水而行啊!”

  庄子说:“那两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意在泥水中潜水而行。”

  【经典选读】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付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孤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5.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6.被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7.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庄子》

  法制、权术、威势——法家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一个比较独特的思想流派,它主张“法治”,韩非子则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法家的先驱荀子在尊王道、举贤能的基础上又强调要依靠霸力,主张不仅要法先王,也要法后王,韩非子之前,法家主要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是战国时找过人,他是从道家分离出来的法家,长期在齐国讲学,还做过楚襄王的老师。他在政治上主张百姓和百官都要听从君主的命令,而君主就要完全依法办事,把“立法权”和“执法权”都集中在君王首重,特别强调“势”,主张在政治中权力和威势最为重要,要把权力和威势结合起来。君主应该把具体的政务分配给臣子做,自己什么都不用做。

  另一派以申不害为主,强调“术”,也就是君主的政治权术。申不害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韩国为相19年,主持韩国变法,让韩国变为强国。

  最后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也就是注重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变法,终于让秦国后来居上,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这三派之后出现了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韩非是战国时韩国的没落公子,他主张将“势”“术”“法”三者结合起来,认为君主必须具备“势”“术”“法”,才能将国家治理好。

  法家的历史哲学观相对于先秦其他哲学流派来说可以说是全新的、革命性的;儒、墨、道三家都主张回到过去,效法过去,而法家却主张要正视现实,用变化的观点去看待世界。

  在政治上他们主张依法治国,用法律规范百姓的行为,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君王只要掌握了权力和威势,并拥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权术,就可以很好地治理官员和百姓。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是战国晚期韩国人,被后世尊称为韩非子,是韩国王室诸公子之一,一直都不被重用。他是战国时法家思想学说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

  韩非是战国末期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但是很多古人都说他是阴谋家,因为他在著作中讲了很多关于阴谋的理论。韩非看到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忧心如焚,多次上书韩王要求编发,可是都没有被采纳。韩非这个人因为口吃而不善言辞,但是他的思想简介和文章却独步天下,连他的同学李斯都自愧不如。他的著作传到了泰国,被当时的秦王嬴政看到,嬴政赞赏不已,就派军队进攻韩国,非要得到韩非。韩国无奈,只能派韩非出使秦国,结果韩非受到秦国的重用,后来韩非遭到同学李斯的陷害,被逼自杀。韩非虽然死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和李斯手上被发扬光大。

  韩非之死据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王嬴政在泰国看到了韩非所著的《孤愤》《五蠹》(都收入《韩非子》中)等文章,非常赞赏,他对李斯说:“寡人如果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作者,并和他做个朋友,那么就算是死都不遗憾了。”

  李斯听秦始皇这么说,心里不免有些嫉妒,但还是照实告诉秦王,这是他的同学韩非的作品,接着又向秦王简单介绍了韩非这个人。

  秦王停了之后很想立刻见到韩非,因此马上派出大军进攻韩国,向韩王索要韩非。韩王无奈,只好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国后收到了秦王的重用。李斯和另一个重臣姚贾心里面嫉妒得要死,他们就对秦始皇说:“陛下要扫灭六国,第一个要灭的就是韩国,韩非是韩国的公子,肯定不会帮助秦国去攻击韩国,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把他放回韩国,那肯定是我们秦国的麻烦,不如把他抓进监狱,不让他回韩国去。”

  秦王听信了他们的话,命廷尉将韩非抓进了监狱,过了一段时间秦王后悔了,想把韩非放出来,却得到了韩非已经在监狱里自杀的消息。

  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代表慎到、申不害、商鞅这三个人的思想,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思想,最终建立了法家完整的思想体系。

  韩非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第一次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观点,主张“世异则事异”和“事异则备变”。

  韩非还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的历史,指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必拘泥于老一套的办法。在中国历史上,他还是第一个提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会带来社会问题的思想家。

  【经典选读】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3.不吹毛而求小疵。

  4.欲速则不达。

  5.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6.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8.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

  纪律严明,胸怀天下——墨家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信仰墨家学说的人被称为“墨者”。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大都来自社会下层,是有一定知识的劳动者,他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根本目的。墨者在为自己的理想或是目标奋斗时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就是说就算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改变前进的方向,他们把维护公理和道义堪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墨者中从事辩论的人被称为“墨辩”,从事武侠活动的人被称为“墨侠”。墨家规定墨者必须服从自己的领袖——巨子,墨家的纪律严明,他们规定“杀人者死,伤人以刑”,例如墨家的巨子住在秦国,他的儿子在秦国杀了人,秦惠王觉得巨子的年纪大了,又没有其他的儿子,就饶恕了他杀人的儿子,还和巨子打招呼说,让他不必再为难自己的儿子。可是巨子却谨守墨家的纪律,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儿子。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墨家是多么的大公无私、纪律严明。

  墨家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要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就要辞职;在各地做官的墨者要把自己的俸禄捐给团体,做到“有财相分”。

  前期的墨家在战国初年就已经有很大的影响,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后期的墨家分为两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被称为“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墨家后学对前期墨家在社会伦理方面的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他们除了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人始终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他们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又区分了一些哲学概念,对判断和推理的形式也做了研究,在我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西汉建国后,墨家的游侠风光过一段时间,但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墨家基本上消失了。

  延伸阅读

  墨家的基本思想包括:

  兼爱:也就是广泛的博爱,不分亲疏远近,不分等级地爱所有的人。

  非攻:反对具有侵略性的、不正义的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任用人才。

  尚同:所有的政令、思想、言行都要与圣王保持一致。

  节用、节葬: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受。反对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主张薄葬。

  非乐:反对奢靡的娱乐。

  非命:不承认宿命,主张靠自己的奋斗去改变命运。

  天志:天是最高的主宰,而天的意志就是兴利除害。

  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主张鬼神能扬善惩恶。

  草根的带头大哥——墨翟

  墨子,名叫墨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有《墨子》一书传于后世。

  墨子常自称“鄙人”,被人们称为“布衣之士”,他是我国历史上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史记》记载,墨子曾经做过宋国的大夫,说他是喜欢接近和同情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墨家曾经拜儒者为师,学习孔子之术,但是却逐渐对儒家繁琐的立约礼仪感到厌烦,于是就舍弃掉了儒学,开创了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子除了创立了墨家学说之外,还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他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以和当时的能工巧匠鲁班相媲美。墨子还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鲁班还要高明。

  有一次,他听说鲁班为楚国制造了攻城用的机械,这其中就有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马上吩咐自己的首席弟子禽滑厘做一些准备,然后墨子一路狂奔到楚国求见楚王,劝说楚王不要攻打送过。楚王虽然被他所说的道理折服,但还是告诉墨子:鲁班已经准备好了攻城的器具,攻宋是必然的。

  墨子请求和鲁班推演战争过程,楚王也想看看墨子究竟有多少能耐,就同意了。于是墨子就和鲁班在楚王面前进行了虚拟的攻防战,结果鲁班先后改变了9次攻城战术,都没有办法攻破墨子的防线。

  鲁班承认不如墨子,于是劝说楚王杀掉墨子,这样宋国就没有高手守城了。可是墨子早就料到他们会行此诡计,他告诉楚王和鲁班,自己来之前已经让大弟子禽滑厘带着三百多名弟子和自己的守城工具,驻守在送过的城墙上,就算杀了他楚国也攻不下宋国。

  楚王一看占领宋国已经不可能了,就下达了取消进攻的命令。墨子医生的主要活动除了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外,就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他的亲信弟子就有几百人,从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经典选读】

  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4.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5.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6.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墨子》

  上兵伐谋——兵家

  兵家,是我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以个学派。它是诸子百家之以,可以具体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主要代表任务有春秋时的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的孙膑、吴起、尉缭、信陵君、赵奢、白起,汉初的张良和韩信。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频繁反动战争,这时候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和智谋之士就开始注意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搅匀,研究取得战争胜利的规律。这一类学者,我们统称为兵家。兵家论述军事活动的著作,就被成为兵书。兵家论述军事活动的著作,就被成为兵书。不同兵家的学说虽然各有异同,但是其中却都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兵家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主要的代表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围魏救赵。战国初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领8万精兵,采取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国都邯郸包围了。庞涓指挥魏军日夜急攻,赵国抵挡不住,就派出使者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决定发兵,他想任命孙膑为大将,率兵救赵。孙膑觉得自己是残废只认,不适合担任大将,就推荐田忌任大将,自己做军师,为田忌出主意。

  齐威王答应了孙膑的要求,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带领8万军队救赵。齐军出发后,田忌主张直接带领军队到邯郸和魏军交战,快速地解救赵国的危难。

  可是孙膑不赞成这样硬碰硬的打发,他提出应该趁现在魏国国内兵力空虚的机会,发兵进攻大梁,这样就是攻敌之必救,那么庞涓肯定会率领魏军回救大梁,齐军就可以以逸待劳,让魏军处于奔波之中,轻松战胜魏军,所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

  田忌采取了孙膑的建议,率领齐军杀往大梁。魏军费了好大劲才刚刚把邯郸攻下,这个时候却穿来了齐军已经进入魏国境内,大梁告急的信息。这瞎子把庞涓给吓坏了,他顾不上休整不对,只好仓促留下少部分兵力防守邯郸,然后率领魏军马不停地地驰援大梁。结果到桂陵的时候,魏军陷入齐军的包围之中,魏军长途奔波,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怎么打得过以逸待劳的齐军?魏军战败,主将庞涓被活捉,最后魏国只能和齐国讲和,将邯郸归还给赵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谈到兵家,有必要特别提到被誉为“兵圣”的孙武。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武子、孙子,春秋时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

  孙武是齐国田氏的后裔,齐国发生内乱后,他带着妻子儿女逃到吴国避难,后来被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在吴王阖闾面前斩美姬练兵,得到吴王的赏识,最终被委以大任,统率吴国军队。吴国军队在他的率领下先是采取分兵袭扰楚国的策略,让楚国疲于应付,接着孙武抓住机会讨灭了吴国的叛臣,后来又用三师疲楚的战术攻打楚国,采取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方式,楚军退则吴军进,楚军进则吴军退,结果攻取了楚国的城池,杀死了楚国的大将,最后,孙武率领吴军采取长途奔袭的战术,深入楚国境内,攻下楚国的国都,楚昭王被迫逃入云梦泽之中。但孙武看到吴王阖闾逐渐变得骄横,听不进劝谏,就以回国探亲之名,带领妻子儿子离开了吴王,从此隐居于山林之中。

  【经典选读】

  1.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3.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4.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5.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6.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7.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8.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9.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10.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11.故兵贵胜,不贵久。

  ——《孙子兵法》

  连横合纵,调度天下——纵横家鬼谷子

  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主要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鬼谷子、苏秦、张仪等人。其中鬼谷子是纵横家的祖师,苏秦是合纵派的主要代表,张仪是连横派的主要代表。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神秘而又地位显赫的任务。他叫王诩,有人说他是春秋时卫国人,有人说他是战国时卫国人,因为隐居在清溪的鬼谷,所以被后世称为“鬼谷子”。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以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是一本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

  传说鬼谷子有很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兵家的孙膑、庞涓,纵横家的苏秦、张仪,所以鬼谷子除了是纵横家的鼻祖外,还是以为出色的老师。

  所谓合纵,就是“合纵弱以攻以一强”,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以连为主,主要是用外交手段搞联合,所以阳谋多阴谋少;连横以破合纵为目的,主要是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冲突去制造裂痕,所以阴谋多阳谋少,这就是纵横家的总体战略思想。

  对纵横谋士的具体要求是:看得清大局’善于揣摩游说对象的心思、善于言辞,能够灵活应变、智勇双全、富于谋略和能够做出决断。纵横家出现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大多为策辨之士,他们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是最特殊的外交家。他们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各个诸侯国割据纷争,战乱不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想要在国立富足的基础上采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再辅之以兵的方法不战而胜,总之就是要以比较少的损失去获得最大的收益,而纵横家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诸侯国的这些想法和要求。

  纵横家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都是那个时代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纵横家大都出身贫贱,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将人类的只会超常发挥,以布衣之身游说诸侯,既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击退百万雄狮,也可以用纵横之术扶危济困。孙秦佩六国相印,合纵攻秦,张仪雄才大略,为秦国破齐楚联盟等等,都是纵横家的光辉事迹,但是大多数的纵横家并没有什么高尚的政治操守,他们朝秦暮楚,并不关心诸侯国的死活,只关心自己能在其中获得多少实际利益。他们的谋划也多从主观的政治目的出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大都收在《战国策》一书中。

  【经典选读】

  1.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2.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3.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4.明德在于论贱,行政在于信贵。

  5.鸟同翼者而聚居,善同足者而俱行。

  6.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玩弄诸侯于股掌之间——苏秦与张仪

  1.苏秦。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怀大志,曾经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

  苏秦早年在鬼谷子那里学成毕业后,先跑到秦国以连横说秦惠王,当时秦国刚刚杀了商鞅,很不相信外来的策辨之士,于是苏秦说破了嘴皮都没有说动秦惠王。这时候他所穿的黑色的貂皮大衣都磨破了,随身所带的钱也都用完了,无奈之下只有收拾行李,穿着草鞋,背着书箱,万分窘迫地回到了家里。

  到家后,全家人对他都没有好脸色,态度非常冷漠,这时候苏秦心里非常恨秦国,认为自己之所以会有今天这样的下场都是秦国的责任,他决心报复秦国。于是,苏秦放弃连横之术,开始潜心研究《阴符经》,每当读到昏昏欲睡的时候,就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用疼痛使自己保持庆幸,不顾流淌的鲜血而继续专心读书。一年之后,他感觉自己的学问已经有所成就了,就离开家再次出游,他先是来到秦国,想最后一次游说秦惠王,结果还是没能被重用。

  苏秦离开秦国,正好赶上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于是他就来到燕国,结果得到了燕昭王的信任。当时燕昭王着急找齐国报仇,苏秦一方面劝燕昭王假意向齐国表示顺从,为燕国应得复兴的时间,另一方面作为燕昭王的使节出使齐国,鼓动齐闵王不断进攻其他国家,他显示劝齐王进攻宋国,然后又劝他参加合纵,一起进攻泰国。

  苏秦赢得了齐闵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宰相。担任齐相之后,苏秦仍然在暗地里为燕国谋划,结果他把齐国搞得君臣、百姓之间离心离德,为后来的乐毅伐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苏秦离开齐国赶往赵国,以合纵游说赵王,劝赵王联合韩、魏、燕、楚、齐,六国军队一起进攻秦国,他得到赵王的赏识,赢得了很多上次,于是苏秦依次出使其余五国,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支持,六国合纵成功,签订盟约,并任命苏秦为合纵长。苏秦回到赵国后,赵国封他为武安君。消息传到泰国,泰国马上取消帝号,退还五国的失地,此后十五年不敢出函关谷。

  后来苏秦在齐国做宰相,被刺客刺杀,直至死后他为燕国谋划的事情才泄漏出来。

  2.张仪。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纵横家、他和苏秦一起师从于鬼谷子,学习权谋纵横之术,他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不如。张仪曾经两次任秦相,前后共十一年,两次任魏相,第一次四年多,第二次仅一年多就因病去世。

  他从鬼谷子那里毕业之后,先回到魏国,本来想为魏惠王服务,但是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没能实现这个愿望。随后他跑到楚国,却被诬陷偷了和氏璧,被暴打一顿送回了家。到家后,他问妻子自己的舌头还在不在,当他得知自己的舌头还在的时候非常高兴,因为自己混饭吃的本钱还在。

  张仪的伤势好了之后,就离开楚国来到秦国,以连横之术游说秦惠王,结果被秦惠王拜为客卿,直接参与谋划国家大事。他先是参与攻打魏国,在夺得城池后又劝秦王把城池还给魏国,然后亲自到魏国游说魏惠王亲近秦国,割让一些土地给秦国。结果,魏惠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将上郡十五个县还有西河重镇全部送给了秦国,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大片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后被任命为相,这期间他再度带兵攻取了魏国的城池,又成功地挑拨了魏国和齐国的关系,后又被任命为魏相。他进一步说明魏王归顺秦国,后来又帮秦国吞并了巴蜀之地,随后他又出使楚国,用计破坏了齐楚联盟。可以说张仪的活动为秦国将来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家争鸣——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

  1.名家。

  名家是先秦时期一个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战国的时候叫做“邢名家”或是“辨者”,稀罕的时候才被成为“名家”。他们主要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闻名于世。

  名家萌芽于春秋时期,以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他们并没有共同的主张,合称名家只是因为研究对象相同,实际上各自学说的差异却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

  “合同异”就是指天地间万物的“同”与“异”都是相对的,都可以合其“同”“异”,当作是整体看待。这一派以战国时的宋国人惠施为主,惠施提出了著名的“历物十事”等十个命题,还有有关宇宙万物的相关学说。

  另一派“离坚白”就是认为一块石头用肉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是“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能感觉其“白”,因此“坚”和“白”是彼此分离的、孤立的。这一派以战国时赵国的公孙龙为代表,“白马非马”“坚白石二”等命题都由其提出。公孙龙有《公孙龙子》一书传世。

  “合同异”强调了事物的统一性,“离坚白”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

  2.杂家。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的思想流派,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博彩百家之学说而融会贯通。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在简历的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杂家对诸子百家兼容并蓄,但是略显庞杂,它并不是可以不断传承的学派。杂家的主要著作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组织自己的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又名《吕览》,还有汉初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的《淮南子》以及《尸子》。

  【经典选读】

  1.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2.无故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4.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5.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6.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7.大匠不斫,大勇不斗。

  ——《吕氏春秋》

  1.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2.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3.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4.圣人不贵尺之壁,而贵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5.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6.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

  ——《淮南子》

  3.农家。

  农家,是先秦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农家看中“民食”,以神农氏为尊。他们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散见于《管子》《吕氏春秋》《荀子》等书中。

  战国时农家的代表人物有许行,和孟子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儒家的门徒陈相、陈辛曾经弃儒学农,投于许行门下。

  4.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架势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个学派起源于上古时期执掌天文历法的同志阶段,也被称为“阴阳五行学派”或是“阴阳五行家”。

  阴阳家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提出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禹贡》提到的“九州说”划分出“大九州说”,他们认为中国是赤县神州,内有啸九州,外则是“大九州”之一;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洪范》提出的“五行说”改造为“五德始终说”,认为历代王朝的更衰兴替都由五德所主导,五德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战国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公铸生、公孙发、南公等人,但以邹衍最为著名。邹衍是战国时阴阳家学派的创始者和代表人物,是齐国人,他的主要学说是“大九州说”和“五德始终说”,又被成为“谈天衍”,后世尊称为邹子。邹衍现在齐国做上大夫,后来离开齐国到燕国,楚昭王把他当作老师看待,老年时曾经到过赵国和公孙龙辩论。

  (二)独尊儒术,千古流传

  “古”“今”相争两千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学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就听从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将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付之一炬。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儒生冒着生命危险把一些古文经书给埋藏起来。汉朝建立之后这些经书被陆续发现,这些被发现的书籍又被献给了西汉政府。

  今文经学则出现在西汉建国后。由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都被焚毁,各地的藏书也还没有出现,于是汉初的一些老儒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将儒家经典背诵出来,口耳相传,再由弟子用汉初的隶书将经文和解释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今文儒家经典。

  今文经学出现之后,少数老儒开始建立私人学校,聚众讲学,汉文帝的时候设立了经学博士官,当时的经学博士官主要有三位,他们分别是传授《诗经》的申培公和韩婴,还有传授《尚书》的伏生的弟子欧阳生博士;到汉景帝时又增加了三个博士官,他们是诗博士辕固生、春秋博士董仲舒及胡毋生;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根据公孙弘的建议,设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于是又增加了礼经博士官和易经博士官。后来汉武帝又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就此统治了两汉的学术界。这些被设为博士官的学者学习和研究的都是今文经学,所以他们就被称为今文经学派。

  后来公孙弘又建议博士官可收弟子50名,也享受一份俸禄。两汉的时候,五经博士官数以及弟子人数都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政治势力的学术团体。他们在对经学解释及对政府体制、政策的意见上,形成了特殊的观点。

  可是这个时候古文经学派也悄悄地发展起来了,汉哀帝时古文经学派的刘歆在校对儒家经典时发现,古文经学不但在文字上与当时立于学官的博士们所学的今文经学不同,而且有的博士在传授弟子时只传授今文经学,不传授古文经学,这一点他非常不满。他上书汉哀帝,指责今文经学为秦代焚书之后新编的经书,根本就残缺不全。所以刘歆请求立古文经学《毛诗》《左传》《礼》于学官。可是他的建议遭到了研习今文经学的太常博士的群起反对,无奈之下刘歆只好离开了长安。

  西汉末年,王莽想要篡权,提出了“王田”的主张,要将土地收归国有,他利用《周礼》关于井田制的说法,作为立论依据。《周礼》属于古文经学,因此古文经学地位得以提高。汉平帝时,设立五个古文经学博士,以此和今文经学对抗。

  东汉建立之后,刘秀利用来巩固新生政权,他提倡今文经学,废除古文经学。谶纬之风严重影响了东汉经学的今古两派。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慢慢压倒了今文经学,著名古文经学的大师如卫宏、贾逵、马融、许慎等人,都以学术取得高官。他们有几千弟子,势力非常大。古文经学派斥责今文经学派是附会纬的妖妄,他们强调文字训诂对于治经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做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是汉字造字的基本法则,扬雄著《方言》,许慎著《说文解字》等,都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受到古今学者的高度重视,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钥匙。

  到了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根本,吸收今文经学的主张和观点,综合两派,编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到了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命令孔颖达统一众说纷纭的古文经和今文经,于是孔氏撰写了《五经正义》,书中摒弃了今古文的门户之见。

  宋代学者抛开旧注,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敢于怀疑和独立思考,结果建立了“宋学”。一直到清代,乾嘉学者所用的学习方法,被称为“汉学”、“朴学”,无论吴派、皖派还是扬州学派,都和古文经学相近。只有常州学派继承了今文经学,依据《公羊传》以及董仲舒等人著作,阐发孔子的“微言大义“,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态度,影响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思想家,至此,经学上的今古文之争宣告结束。

  儒学一统江湖的元勋--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从小就非常喜爱学习,已经达到手不释卷的程度。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读《公羊春秋》,那时候他在一个美丽的花园读书三年,三年后他离开花园,人家问他花园好不好玩,他竟然回答不上来。原来这三年董仲舒都在认真地读书,根本就没有看过花园的一草一木,这就是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因为董仲舒学习勤奋,所以很快他就成为了一个有名气的学问家。汉景帝任命董仲舒为博士官,和胡毋生一起讲解《公羊春秋》。当时的西汉政府奉行的是黄老哲学,推行“清净无为”的政策,让百姓们可以休养生息,但是对其他的哲学思想也并不排斥。西汉政府任命了一些儒生为博士官,让他们专门讲解儒家经典,董仲舒就是其中之一。

  汉武帝即位后,汉朝的国力已经非常强大,而汉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决心要建立一番功业。因此他觉得原来的那一套无为而治的政策已经不合时宜了,必须马上开拓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来为自己将要开创的事业提供理论论据。所以,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就征召各地的学问家到长安来发表自己对国事的意见,接受皇帝的咨询,董仲舒也在被征召之列。

  这个时候的董仲舒因为目睹西汉初年的几次王国谋反事件,感到非常有必要宣传大一统思想,巩固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这样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于是,他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时政治上的需要,向汉武帝上《举贤良对策》,列举了自己哲学思想体系的要点,并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他还提出“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董仲舒强调要把儒家的学说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用儒家学说来提高君主的权威。

  董仲舒的想法非常符合汉武帝的需要,也为汉武帝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自己的难题。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使其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在中国的思想和哲学领域占统治地位。

  董仲舒从此受到汉武帝的重用,一时风光无限,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这其中就有主父偃。董仲舒平时很喜欢谈论神秘莫测的事情,擅长灾异之说。有一次西汉皇帝室的高庙和长陵发生火灾,董仲舒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写成了《灾异之记》的草稿,还没有上书皇帝,就被主父偃在无意间看到。主父偃原本就妒忌董仲舒,于是就把董仲舒的草稿抄了一遍,然后拿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因为董仲舒的文章中有讽刺时政的文字,一怒之下就把他关进了监狱。后来汉武帝觉得他是著名的经学大师,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处罚他,于是又把他放了出来并官复原职,派人向他学习《公羊春秋》。董仲舒至此再也不敢谈论灾异之说了。

  此后,董仲舒又担任了十几年的诸侯国的国相,最后辞职回家,但是仍然很被汉武帝看重,国家有什么事,常常派人征询他的意见。晚年的董仲舒在家里聚众讲学,收了很多弟子,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

  董仲舒除了主张“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还认为“道之大愿出于天”,自然和人事都是守制于天命的,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还把儒家的思想归纳为“三纲五常”。

  延伸阅读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是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则的内容,则源于孔子。

  “三纲”具体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主要是要求为臣、为妻、为子的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夫、父。同时也要求为君、为夫、为父的人为为臣、为妻、为子的人做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夫妻、父子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用来调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两汉经学集大成者--郑玄

  郑玄,字康成,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还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古籍整理家。

  郑玄出身没落的官宦世家,从小就很聪明,勤奋读书,八九岁时就精通基础算术,十二三岁时可以诵读和讲解儒家的“五经”。他从小就立志于经学,终日埋头于书中,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他在16岁的时候不但精通儒家经典,对古代典制烂熟于心,而且还通晓方术之学,能写一手好文章,在当地名气很大,被人称为“神童”。郑玄曾经代替郡守给朝廷写公文,获得了郡守的赏识。他还成功地预测到了一次火灾,造福于当地百姓,被大家称为“异人”。

  成年后的郑玄虽然有继续钻研经学的想法,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不得已开始出来谋生,在县里做地方小吏,管理赋税和诉讼的事情,后来因为工作成绩优异而得到提升,在这期间他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去学习。

  21岁的时候,郑玄已经成为一个满腹才学的年轻学者,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当时的大名士杜密,受到杜密的常识,被提拨到郡中任职,获得了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后来他辞去官职,进入太学,师从博士官第五元先学习,此后10年的时间里他又拜多位学问大师为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0岁的时候,郑玄已经成为山东地区(指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首屈一指的经学家了,这个时候的郑玄虽然已经学富五车,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满足,反而觉得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于是,他通过朋友卢植的关系,在33岁的时候离开家乡,进入关西,拜当时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古文经学大师,学问渊博,让古文经学达到了成熟的境地)为师。

  马融有上千的门徒,经常跟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多人,其中比较优秀的有50余人。马融比较骄傲,虽然有众多的门徒,但是却只亲自面授少数的高材生,其余的学生就让这些高材生传授学业。一开始的时候,马融并不看重郑玄,所以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竟然没有见过马融一面,平时只能听马融的高足弟子传授学业。可是郑玄并没有因此放松学习,他仍旧日夜苦读,研究学问。

  有一次,马融和自己的那些高材生在演算天文学问问题时遇到一些难题而不能解答,他们找来了郑玄,郑玄圆满地解决了那些问题,从此马融对郑玄刮目相看。他对卢植(汉末名将)说:“我们都不如郑玄啊!”在以后的日子里,马融亲自教授郑玄,郑玄的学业终于能够更上一层楼。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了7年,终于学问大成,因为父母已经年老,需要他回去侍奉,于是他辞别马融回到故乡。这个时候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件事,那就是马融追杀郑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延伸阅读

  话说郑玄向马融辞别之后,马融已经预感到郑玄会超过自己,他感叹从此以后礼乐的中心就要随着郑玄转移到山东去了,于是心中非常嫉恨,就不想放郑玄回去。郑玄也料到马融不会轻易放他回去,所以当他走到一座桥上的时候,就来到桥下,在水里垫着一双木板鞋坐着,想用这种方法躲避灾难。不出他所料,马融果然用“转式盘”来占卜郑玄的踪迹,结果他占卜到郑玄在土下、水上、靠着木头,就料定郑玄一定是死了,所以没有派人追赶。于是郑玄终于逃过一劫,安全返回家乡。

  郑玄回到家乡后开始聚众讲学,这时候的他已经成为精通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大师了,对于百家之学更是无所不通。以郑玄的名声和学问本来是可以做官的,但是很不幸,郑玄遭遇了两次“党锢之祸”,被终生禁止做官。于是他就隐居在家,开始了编注群经的工作。他摒弃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差异和争端,博采众长,吸收各家的优点为经书做注。他很好地融合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相关主张和理论,将古文经和今文经融为一炉,独创了郑学,让经学进入了“小一统”的时代。

  当时的人们转而崇尚郑学,郑学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郑玄对儒家经典所做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指定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流传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郑玄在58岁的时候被解除了做官禁令,可是当时的东汉王朝也已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多次征召郑玄为官,都被郑玄拒绝,他仍然专心从事著书讲学的工作。后来他被大将军何进强召入朝,结果还没有等到授予官职他就逃走了。

  郑玄晚年颠沛流离,多次拒绝大军阀大官僚的聘请,高标之风堪当海内名士。他和陶谦、袁绍、孔融等人都有来往,官渡之战时他在袁绍的逼迫下随袁军南下,结果在途中染病去世,享年74岁。

  郑玄一生的学术成就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在经学方面,郑玄编注儒家经典,创立郑学,融合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让经学实现了“小一统”,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郑玄在经学方面最大的功绩就是编辑、注释了《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他的《三礼注》成为后世治礼学者的必备工具,也就此奠定了郑玄在礼学发展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他所注的《诗经》,也被看作是儒家经典的标准注本。可以说如果没有郑玄,那我们今天可能就根本看不懂儒家经典;如果没有郑玄,儒家的经典就可能会永远地被束之高阁。

  郑玄还校对整理了古籍,对词汇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魏晋玄学

  玄学的观念出自《老子》,“玄”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问题的概念。“玄学”又被称为“形而上学”,具体是指用思辨的方法来阐述经验以外的各种问题,包括神灵、灵魂、意志自由以及世界的本质、物质存在的终极原因等等。玄学吸收了道家的某些思想,玄学家们所讨论的问题都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而来。

  “玄学”在魏晋时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西汉时因为儒学受到政府的提倡和重视,所以学习研究儒家经典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风气,后来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发展到为了解释儒家经典中的几个字而写上洋洋数千言甚至是上万言。渐渐地这种繁琐的经学开始被知识分子厌弃。

  东汉中后期,广大知识分子屡受宦官和外戚的打击,但他们中的正直之士仍不顾“党锢之祸”勇敢地发表“清议”,表达自己对国家政事的见解,针砭时政。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士大夫在失望之余进一步培育了清谈的风气。到了魏晋时期,曹氏和司马氏的政治斗争越来越激烈,接连不断的血腥残杀让广大知识分子觉得人生无常、灾祸随时都可能降临,于是悲观失望、消极颓废成了知识分子的主流人生态度,放浪形骸、纵欲享乐成了很多人的生活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来一本正经的儒家已经没有办法让知识分子信服了,于是虚无放荡的“玄风”就蔓延开来,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原来繁琐的汉代经学,用老庄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他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结合起来,称为“三玄”,至此玄学正式登上中国的哲学舞台,逐步取代了经学的地位。

  通常认为,玄学的演变和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时期:以嵇康、阮籍、向秀为代表的竹林时期;以裴顾和郭象为代表的元康时期;以道安、张湛为代表的东晋时期。

  “清淡误国”--玄学代表人物何晏和王弼

  何晏是正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原本出身名门,祖父是东汉的大将军何进,但是无奈家道中落,7岁的何晏非常聪明,富有智慧,曹操因此很喜欢他,就把他安置在自己家里,还想认他做儿子。何晏知道后就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有人感到奇怪,就去问他原因,他说:“这是我何氏的房子”曹操听说这件事后就打消了认他做儿子的念头,派人把他送出去,找名师好好培养。

  何晏在少年时代就才华横溢,喜欢谈论老庄之言,再加上长相俊秀,所以得到了曹操的宠爱,长大之后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为妻。这样一来,他同曹家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了。

  何晏在政治上无甚作为,主要是倾向于曹氏集团,和曹爽一起胡作非为,结果被司马懿杀害。他的主要贡献在学术方面,他和王弼等人在一起竞相玄谈,大开玄学之风气,被称为“正始之音”。何晏有《论语集解》一书传世。

  王弼与何晏相比更是年轻有为,他是王粲的侄孙,家学的底子比较厚,又天资聪慧,十几岁的时候就迷上了老庄思想,能言善辩。何晏见到他之后,就把他引为知己,总是和他一起谈论玄学问题。何晏还把王弼推荐给曹爽,可是没有受到重用。何晏遇害的时候,王弼也受到连累,被罢免了职位,当年秋天病逝,年仅24岁,有《周易注》和《老子注》传世。

  王弼以雄辩的口才享有盛名,如果要轮对玄学的随意发挥,王弼不如何晏,但是要论对玄理的认识深度,王弼却比何晏要高一筹。王弼这个人恃才傲物,总是喜欢笑话别人,遭到士大夫的忌恨。

  何晏和王弼都用“三玄”来解释《论语》,在哲学方面他们都主张“贵无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而“有”又由“无”所生,又复归于“无”,这就是他们的“无中生有”理论。在动与静的问题上,他们主张静是根本的,静生动力,动又复归于静。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哲学范畴“本末”,把“无”“静”看作是本,把“有”“动”看作是末。在认识论上他们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在政治伦理方面他们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在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上他们提出“名教出于自然”,应该按照“自然”的原则去对待名教。

  当然,他们在思想上也有某些分歧,例如何晏认为“圣人无情”,圣人们并不具备一般人所有的喜怒哀乐,而王弼认为“圣人有情”,关键是圣人能从情中超脱,不被情感、欲望所束缚。

  他们两个人的影响很大,一直到西晋灭亡,偏安于江南的东晋建立后,他们还被认为是清谈的祖师爷。

  开理学之先河--周敦颐

  周敦颐,字茂书,号濂溪,后人尊称为“濂溪先生”,北宋时的著名哲学家,学术界公认的理学一派的开山鼻祖,代表作品有《太极图说》《通书》。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就喜欢读书,注重名声和气节,在家乡小有名气,人们都说他有古人的风范。14岁的时候周敦颐的父亲去世,15岁时他和母亲一起到北宋的都城开封去投靠做大官的舅舅,他聪明仁孝,得到舅舅的喜爱。

  周敦颐20岁的时候在舅舅的帮助下得到一个主薄的职位,在任职期间他竭尽心力为百姓办事,深得民心。就在此时,他开始研究《周易》,后来写出了著名的《太极图说》。

  周敦颐一生都在外地任官,后来又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讲学,所收弟子之中有著名的“二程”兄弟。

  周敦颐生前的学术地位并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是个好官,而且还有“山林之志”,具有洒脱的胸怀,看起来仙风道骨,可并没有多少人了解他的理学思想,只有“二程”兄弟的父亲程太中老先生知道他的学识很深,所以才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周敦颐那里学习。我们不能不说程老先生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啊!

  “二程”后来成为著名的理学家,开始极力宣扬老师的理论,后来南宋的大儒朱熹也极力地宣扬周敦颐的思想,他的名声才大盛起来。以后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从祀于孔庙,最终奠定了理学开山祖师的地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从魏晋玄学盛行开始,儒学就开始衰落,后来又经过南北朝和隋唐时的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冲击,儒家学说好像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之中。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祖师,在继承发展孔子、孟子、董仲舒和韩愈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又汲取道教、佛教的唯物和唯心主义思想,糅合阐述,建立了理学,在儒学发展史和中国哲学史上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敦颐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学范畴,比如太极、理、气、性、命等,后来都成为宋明理学共同探讨的基本范畴。他的著作模仿《易传》《中庸》等书,把文字写得简约,语义又很含混,后来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周敦颐在他的《太极图说》里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了阴阳万物。他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太极”,太极无形无相;万物的运动都是通过“神”来推动的,物体本身并没有动静之分。

  周敦颐还认为“诚”是万物的本源,诚的具体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为了让人能够达到“中和”的道德境界,周敦颐提出了主静的原则,也就是要求人们要没有欲望。在“诚”和“主静”的基础上,他还继承了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思想,把仁义说成是“天道”。

  【经典选读】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

  “关学”的创始人--张载

  张载,字子厚,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的分支“关学”的创始人。他是“二程”(程颐、程颢)的表叔,和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一起合称为“北宋五子”,原籍河南开封,后来迁徙到陕西眉县横渠镇,所以被人称为“横渠先生”。

  张载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少年丧父,所以他在年少时就承担其家庭的重任。宋仁宗时,西夏王朝经常骚扰宋朝的西部边境,后来西夏和宋朝达成和议,西夏向宋朝称臣,但是宋朝每年要给西夏大量的财物,也就是“用物资换和平”。这对“少喜谈兵”的张载造成了极大的刺激,他在21岁时向当时驻防宋王朝西北边境的军事长官范仲淹上书言边事,表示自己要组织民兵为国家收复失地。范仲淹非常欣赏他,就勉励他好好读书,先不用研究军事,以期将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张载接受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之后就开始刻苦研读《中庸》,读后仍感不足,于是他又读道家、佛家的著作,结果依然觉得书中所写无法帮他实现伟大的抱负。于是,他又转而研究儒家经典,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读,他终于悟出儒、佛、道三家相互关系、相互补充的道理,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

  张载在38岁的时候和苏轼、苏辙兄弟一起考中进士,得到宰相文彦博的赏识,在开封宣讲《易经》。一天晚上,他遇到了“二程”兄弟,“二程”是张载的表侄,但是张载仍然虚心待人。他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后,感到自己所学尚浅,于是就推荐“二程”接替自己讲《易经》。但是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学说受二程的影响,就没有再听二程讲课,而是依靠自己去开拓学术的疆土,在这一时期写成了《易说》。

  张载中进士后,先在地方任职,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宋神宗登基后,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皇帝推荐张载,结果宋神宗接见了他,对他非常赏识,想要加以重用。后来因为和王安石不和,自己的弟弟又反对王安石变法,张载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就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回到家乡后,在聚众讲学的同时仍然精心研读儒家经典,每当有心得体会就会马上记下来。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著作,对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因为他和他的弟子大多是关中人,所以他们的学术思想就被称为“关学”。张载在研究学问的同时,还带领自己的弟子进行了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努力,并亲自进行了实验。

  公元1077年,吕大防向宋神宗推荐张载,希望朝廷任用张载,于是神宗下诏召张载回朝廷任职。当时张载正患肺病,但是他为了实习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仍然带病入朝。入朝后他在礼部担任副职,结果又和朝廷其他官员因为恢复古礼的事发生冲突,再加上病情越发严重,于是他就辞官回乡。路经洛阳的时候见了“二程”一面,然后继续西行,途中在临潼的馆舍中病逝。

  张载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宋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被明清两代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气”,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太虚”,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作为万物本体的“气”的客观实在性。他认为“气”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凝聚,气凝聚之后就变成了有形的万物;一种是分散,分散之后就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它仍然客观存在着。气的聚合和离散都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天、地、人都是由“气”聚合而成的物质,万物与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其中充满了互相矛盾对立的运动。

  在认识论方面,张载提出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差别,认为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德行之知是由修养获得的精神境界。在社会伦理方面,他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的扩充去“尽性”。除此之外,他还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精神和宗旨。

  【经典选读】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这四句话被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句”)

  2.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性理拾遗》

  洛学的代表--“二程”兄弟

  “二程”即北宋著名哲学家、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颢与程颐兄弟的并称。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出生于湖北黄陂,宋代大儒,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也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是程颢的亲弟弟。

  “二程”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经拜周敦颐为师,也都受过长时间的佛教思想的影响,和周敦颐一起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因为“二程”长期在洛阳讲学,所以他们的学说又被称为“洛学”。

  “二程”在政治上都属于保守派,和司马光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是北宋豪族大地主组成的保守派在哲学上的代言人,在政治上影响很大。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们得以回到朝廷,但是很快和苏轼发生矛盾,结果爆发了党争,史称“蜀洛党争”,极大地影响了北宋的政局,后来又被逐出朝廷,被蔡京等人污蔑为“元祐党人”,兄弟俩都在寂寞与困苦中死去。

  “二程”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是“天理”说,“天理”说是他们的独创。他们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绝对不能违反,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永恒存在的。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最高原则,它先于事物而存在,物不能主动体现它,人却是可以的。他们还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妇女改嫁,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言论。他们认为“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人们必须遵守。

  二程对孔子的“仁”学还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概念,主张“天人合一”。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以德育为主,注重内心的修养,主要途径是格物、致和、穷理。在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方面,他们提出了“定性”理论,实际上就是“定心”。

  值得一提的是,程颢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发明“本心”,因此很注重内心静养的修养方法,后来陆九渊和王阳明就是沿着程颢开辟的路径,创立了“心学”。

  【经典选读】

  程门立雪: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杨时和游酢(两人都是程颢的弟子)去拜访程颢。他们到程颢家的时候程颢正在休息,于是他们两个人就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着,等了好长时间,待程颢醒来的时候,看见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厚,杨时和游酢两个人的身上都是雪。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为“朱子”,是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二程”的理学,完整地构建了“理气一元论”的思想体系。

  朱熹祖籍江西,出生于福建,幼年时接触佛、道,深受影响,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后来开始学习儒家经典,14岁时他的父亲朱松因为反对秦桧而被贬,未到任而卒。父亲去世后,朱熹遵从父亲的遗命拜儒生为师,努力学习儒家经典,与母亲一起迁居到福建建阳,18岁时参加乡贡,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主考官还预测他将来肯定是“非常之人”。19岁时中进士,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薄,任满后就辞去官职,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潜心研究理学,又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成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公元1175年,朱熹在吕祖谦的邀请下来到江西上饶的鹅湖寺,和“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进行了一次哲学辩论会,实质上就是朱熹所持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所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持续了三天,陆九渊略占上风,但是最终双方谁也没有能够说服对方,不欢而散。

  朱熹这一生除了坚持抗金,与南宋的投降派坚决做斗争外,就是开办书院(开办了白鹿书院,修复了岳麓书院),聚众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朱熹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就从儒家经典中精心选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并亲自为“四书”做注。这件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也逐渐成为明清两代法定的教科书。

  公元1195年,宋宁宗下诏废除理学,朱熹深受打击,1200年朱熹在家里忧愤而死。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另外他还有《朱子语类》一书传世,这本书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的哲学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气论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的学说,又吸取了佛、道各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范畴就是“理”,或是“道”、“太极”。朱熹觉得“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在逻辑上理先于气;但同时气具有变化的能动性,理没有办法离开气。朱熹认为万物各有理,万物之理又都归于太极。朱熹提出,理是事物的基本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气是有情、有形的,具有凝聚、造作的特性。他认为气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统一的产物。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是第一性的,在先;气是第二性的,在后。

  动静观朱熹认为动静不但相对立、相排斥,并且还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觉得稳定与变动是相对统一的,变动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变得稳定。

  心性理欲论朱熹认为人的正当的物质欲望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太过膨胀,所以他主张要“遏人欲,存天理”。他还认为“道心”出于天理,“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所以“人心”必须听命于“道心”。

  格物致知论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格物才能穷理。他还探讨了知与行的关系,觉得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朱熹的教育观点朱熹把人的学习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还提出了“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经典选读】

  1.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3.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1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心学”的开山祖师--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因为书斋名“存”,所以又被称为“存斋先生”。他曾经在贵溪龙虎山建立茅舍聚众讲学,因为山的形状像大象,所以又被称为“象山”,陆九渊就被呼为“象山先生”陆象山。

  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心学”的开山祖师,明代的王阳明发展了他的学说,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陆王学派”,陆九渊被后人尊称为“陆子”。陆九渊从小就聪慧好学,喜欢究根问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中进士后先后出任地方上的一些官职,为官清廉,有恢复山河的志向。

  因为与朝廷的监察官员意见不合,陆九渊辞职回乡,开始聚众讲学,有数千人跟随他学习。他也曾和朱熹在鹅湖论战,争论哲学问题。宋光宗即位以后,他被重新任用,修复和整饬了军事重地荆门,后来病逝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一生最辉煌的活动在于创立学派,从事教学活动,他有数千弟子,遍布江西、浙江两地。

  陆九渊融合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了“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即“心学”。陆九渊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心是唯一实在。他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认为心是永恒不变的,天理是人心所固有的,同样恒久不变。

  陆九渊认为在治学时应该“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教育对人的作用就是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

  千古一人--王阳明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被人尊称为“阳明先生”,所以又叫“王阳明”。他是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学、道学、佛学,还能够统兵征战,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全能大儒,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可谓是“明朝第一人”,他的学说被后世称为“阳明学”。

  王阳明出生于统治危机不断加深的明代中叶,他的父亲是明代状元、南京礼部尚书王华,据《明史》记载,王阳明出生时他的祖母梦见有一子从云常着急,适逢一位高僧告诉王华,要给王阳明改名为守仁,孩子才会说话,王华照做后,果然王阳明就说话了。

  王守仁少年的时候就学文习武,非常刻苦,但是却常常因为下象棋而耽误功课,遭到父亲的责罚。王阳明小时候读书并不只限于四书五经,他读的书非常庞杂,思想也与众不同,很多老师都不理解他。他在十二岁的时候谢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诗,即《蔽月山房》。全诗如下: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首诗充满了哲理,说明王阳明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月亮比地球上的高山更加高大、宽阔,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王阳明看到明朝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心里非常着急,他以诸葛孔明自喻,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要做圣贤,此后更加刻苦学习儒家经典,同时又学习骑、射、兵法,27岁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兵部主事。当时朝廷官员都知道他是个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却认为王阳明身为一个文士,竟然做了武夫方为之事,就有些瞧不起王阳明。有一次他强迫王阳明当着军士的面射箭,想让王阳明出丑,王阳明再三推辞,张忠就是不答应,没有办法王阳明只好拉弓放箭,一连三箭皆中红心,于是全军欢呼,把张忠弄得很尴尬。

  王阳明当了三年兵部主事,这期间他对程朱理学的疑惑越来越多,觉得程朱理学存在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是他也无法全然领悟。为此他不再只关注程朱理学,而是全心全意地研究其他学说,想为自己的疑惑找到一个解答的突破口,这其中就有陆九渊的心学。

  后来因为他上疏营救反对大宦官刘瑾的官员,结果被廷杖四十,然后被贬到贵州的龙场任译丞,在路上他历经波折,成功躲过刘瑾所派的锦衣卫的追杀,安全到达龙场。

  当时的龙场在万山丛中,环境非常不好,但是王阳明并没有消沉,相反,他更加刻苦地学习、思考,终于对《大学》中的思想有了新的领悟。他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刘瑾被杀后,他先是升任知县,累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公元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了农民起义,地方官员无计可施之时兵部尚书王琼推荐王阳明为江西巡抚,率兵镇压农民起义。王阳明到任后招安和剿杀并用,很快就平定了农民起义,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体会到做任何事都应该“知行合一”。

  就在王阳明平定起义军的余部时,明朝的宁王朱宸濠发动了分裂国家的叛乱,王阳明用兵如神,带领8万民兵和农民,前后只用了35天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被人们称为“大明军神”。此后王阳明被加封为南京兵部尚书,封伯爵,因为功劳太大而遭到嫉恨,王阳明便辞去官职,回到家聚众讲学,在绍兴、余姚一代建立书院,宣讲自己的学说。

  嘉靖六年,他又被启用为总督两广军事,率兵平定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武装叛乱,随即因为肺病加剧辞官回乡,在归途中病逝。在王阳明临终的时候,他身边的学生问他还有没有什么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病逝。

  王阳明的一生很好的实现了古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后世楷模。他有《传习录》、《大学问》等著作传至后世。

  延伸阅读

  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叔孙豹提出“立德”、“立言”、“立功”是“三不朽”。立德就是要树立高尚的道德,“立言”是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言论,立功就是要为国为民建立大的功绩,这三项是可以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王阳明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以此对抗程朱理学。他提出“心外无理”和“心外无物”,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为讲学的宗旨,认为“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物、有事,指出做学问应该“学得其心”,主张用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去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他还提出“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观点,提出要“致良知”。在教育上他提出从内心下手,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而不是逼着他们去学习。

  王阳明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明朝中叶之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非常大,甚至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的学术界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经典选读】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以可为圣人。

  4.殃莫大于叨天之功,最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王阳明

  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王艮和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诞生于明朝中后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思想启蒙学派,它积极发扬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引导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受业于王阳明的王艮,他是江苏泰州人,所以他所创立的学派就叫泰州学派。泰州学派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主要传人有王栋、徐越、颜钧、王襞、罗汝芳、何心隐、赵贞吉、李贽、徐阶等人。这些人的身份相差很大,有朝廷的高级官员,有游侠。这一派中影响最大的是徐阶和李贽,徐阶是明世宗、明穆宗时的内阁首辅,曾经斗倒了严嵩;李贽是晚明的“思想异端”,他是封建社会思想解放的先锋。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本名银,老师王阳明为他改名为“艮”,自汝止,号心斋。王艮家世代都是“灶丁”,他七岁的时候开始在乡里的私塾读书,十一岁的时候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回家,和父兄一起烧盐,十九岁时拜孔庙,受到启发,认为普通人和圣人都一样是人,可以通过学习达到圣人的境界。于是他开始刻苦研读儒家经典,他在自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耻下问,一方面又不拘泥于古人的见解,注重个人的心得体会。

  38岁时,王艮来到江西拜王阳明为师,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王阳明发生争论。他并不拘泥于王阳明的学说,常常能自出新意,创立了“淮南格物说”。他强调“身”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嘉靖二年的时候,王艮北上入京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王阳明听说之后非常生气,认为王艮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学说,就要想办法把王艮召回来,对他进行制裁。可是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王艮的学说已经流传四方。嘉靖五年,王艮在台州安定书院讲学,宣传“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拥有了大量的追随者。

  王艮一生布衣,拒绝入仕,坚持以讲学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被朝廷指为“异端”。嘉靖十八年,57岁的他病魔缠身,第二年冬天他在病重弥留之际对儿子王说:“汝知学,吾复何忧!”不久病逝。

  王艮一生尊师重道,对老师王阳明非常恭敬。王阳明去世后,他亲自带领同学一起安排办理阳明先生的丧事,并殷勤照料王阳明的后人。

  王艮平时特立独行,为了扩大影响他曾经贴出“招生广告”,王艮的门徒以平民居多,但是也有很多著名学者和朝廷官员。他不相信“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王艮一生的著述很少,注重口传心授,让不识字的百姓都能明白自己的学说。

  王艮和泰州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百姓日用即道”这是王艮思想的闪光点和泰州学派思想的主旨,这是一个进步的命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王艮认为“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任何事都是“道”,百姓们可以掌握、可以学会,他还认为圣人和百姓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圣人。

  “格物说”王艮认为“格物”就必须先“正己”,此身才是根本所在,正人必须先正己。他还认为每个人都要正身,皇帝和百姓都一样,是没有差别的,充分地尊重普通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点。

  “明哲保身”说王艮主张“以身为本”,主张尊身、安身、保身、爱身,实际上就是用以退为进、以退自保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不做无谓的牺牲。

  “以孝悌为本”他主张要真心诚意地尊重父兄,但是对父兄的错误也要抵制和纠正,不能一味地顺从。

  离经叛道的异端--李贽

  李贽,原名林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如。明代官员、文学家、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李贽在26岁的时候中举人,担任一些地方小官,父亲病故后他回乡守制,正值倭寇进攻泉州,他带领家人日夜巡城,和泉州百姓一起抗击倭寇。此后又担任过北京国子监博士、南京刑部员外郎等官职。后来他结识了泰州学派的王既、罗汝芳、王壁(王艮之子),并且拜王翍为师,曾出任云南姚安知府,最终辞官归隐。

  辞官后他带着妻子儿女到湖南黄安投靠自己的好朋友耿定理,在黄安的天台书院讲学论道,后来耿定理和他所崇拜的王田都先后病逝,他就移居湖北麻城,将妻子儿女送回福建老家,然后独自一人在麻城读书著述近二十年,完成了《初潭集》《焚书》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人,引起了社会的轰动。他还倡导绝假还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聚众讲学抨击施政,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

  万历十六年,李贽又遁入空门,但是却不受戒、不念经,他的行为对传统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当地保守势力的围观。他被称为“异端”、“邪说”,从而被驱逐出境。李贽向众人表示,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并毫不妥协,仍然坚持特立独行。

  1593年,他又结识了湖北公安“三袁”兄弟--袁宗道、袁中道,得到“三袁”的敬仰和赏识。1598年,72岁的李贽编订了自己的著作《藏道》,1602年,76岁的李贽被奸人陷害,抓进监狱,不久自刎而死。李贽墓地在今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清初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处于在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变革期,思想极具前瞻性,提出了许多带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先进观点,例如反对君主专制,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还有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思想虽然在君主专制已经达到顶峰的清朝没有多大发展,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是17世纪后半期社会进步思潮的代表。

  王夫之,因为晚年在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讲学,所以又被称为王船山,尊称为“船山先生”。他是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一生著述等身,其中以《读通鉴论》与《宋论》为其代表作。

  王夫之出生于明朝末年,崇祯年间在岳麓书院求学,抱有济世救民的信念。明朝灭亡后,他在衡阳起兵抗清,阻止清军南下,失败后退到肇庆,在南明桂王政府担任官职,因为反对大官僚王化澄,差一点就被抓进监狱,后来又到桂林依附翟式,翟式被击败后,王夫之就辗转潜伏于深山之中,后来回到家乡潜心治学,一直坚持了四十年,直到去世都没有剃发,始终忠于明王朝。

  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都有研究,尤其精于文学、史学、经学,他在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气”是客观实体,“理”是客观规律。他在历史和政治方面的思想主张,都集中在《通鉴论》和《宋论》两本书中。

  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字宁人,号亭林,江苏苏州人。明末复社成员,早年时接受养母的忠义教育,平时特立独行又非常耿直,学习时坚持经世致用。他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猛烈抨击八股文,指出八股文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的身心,27岁时断然放弃科举,开始遍览全书,撰写《天下郡国利弊书》和《肇域志》,后来通过捐纳成为国子监的监生。

  清军入关后,他参加了南明弘光小朝廷,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他满腔热忱,积极为南明政府出谋划策。无奈南明朝廷已经腐败透顶,在军事上又一败再败,在危亡之际顾炎武毅然投笔从戎,可惜势单力薄又被清军攻破,有四万多人死难,顾炎武的朋友和弟弟都被杀死,生母被清军砍断胳膊,只有顾炎武一人侥幸得免。常熟陷落后,顾炎武的养母绝食殉国,她临终前嘱咐顾炎武:“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顾炎武安葬养母后,又参加了隆武朝廷,进行了很多反清活动。他奔走各股抗清力量之间进行联络,打算伺机而动,可是事情的发展却让顾炎武失望,隆武政权也被清军消灭了。但是顾炎武并未就此放弃,还是积极地参与抗清斗争。

  1655年,他回到昆山,很快就遭受了牢狱之灾。当时只有已经投靠清朝的钱钱谦益可以救他,但是钱谦益却要顾炎武认他做老师才肯出手,顾炎武的朋友知道顾炎武不肯,就私自替他拜钱谦益为师。结果顾炎武出狱后得知了这件事,就广发告示,向大家说明自己并没有拜钱谦益为师。

  随后,顾炎武又遭到刺客袭击,但幸好没有大碍,之后他北上联络抗清志士,寻找机会反清复明。他在北方游学十余年,始终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

  顾炎武学问渊博,是清朝的“开国儒师”和“清学的开山始祖”,是经学、史学、音韵学、小学、金石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他坚持学以致用,反对程朱理学,大胆怀疑君权,具有民主启蒙思想,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

  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儒科,顾炎武以死拒荐。康熙十八年清政府要修明史,再次请顾炎武出山,他还是以死拒之。康熙二十一年,顾炎武病卒,享年七十年。

  黄宗羲,字太冲,号棃洲,人称棃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黄宗羲的父亲是东林党人,被魏忠贤弹劾下狱折磨致死。崇祯元年,魏忠贤被逐,19岁的他到北京为父伸冤,结果父亲被平反,他用铁椎当众刺伤仇人,为父报仇,被崇祯皇帝称为“忠臣孤子”。

  归乡后参加复社,明亡后参加南明朝廷,变卖家产组织“世忠营”抗清,几经转折终归失败,后归家隐居,又被清政府通缉。顺治十年后开始著书讲学,著成《明夷待访录》与《明儒学案》等书,后来又三次拒绝清朝征服点聘请,康熙三十一年病逝,享年85岁。

  黄宗羲学问渊博,在思想和学术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教出了很多著名的弟子,如万斯同、万斯大、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

  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君主是人民的敌人,是“独夫”,君主是天下的大害,彻底否定了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限制君主的权力。他所说的学校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治上的缺失,向天下人公布天子所犯错误的职能。提出要用国家的法律取代天子一个人的法律,从而实现以法治国的理想。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的“钧天下”主张,顾炎武的用“众治”代替“独治”、扩大郡县守令的职权的主张和黄宗羲的思想都是相通的。

  倡导均田和“工商皆本”。黄宗羲以恢复四周的井田制为口号,提出要将国家的耕地平均分配给百姓的主张,王夫之和顾炎武也都反对土地兼并,主张自占自耕与均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和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相抗衡,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与普通地主的愿望和要求。

  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王夫之驳斥了宋明理学“理本气末,理在气先”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把被程朱理学颠倒了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给摆正了。他反对理学家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提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黄宗羲也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倾向于唯物主义。

  反对明朝末年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顾炎武认为治学就是为治理国家,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开辟了清代治学方法和学术门类的新途径,是考据学派的宗师。王夫之和黄宗羲也都力主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就世救民。

  【经典选读】

  1.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2.此天也,非人之所可强也。天欲开之,机成之,圣人不作,则假手于时君乃智力之士以启其渐。

  --王夫之

  1.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3.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4.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5.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礼义廉耻,是谓四维。8、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

  1.天下为主,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2.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3.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份亲情,是非上不必太明。

  4.爱其子而不教,尤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5.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于民之忧乐。

  6.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7.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8.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

  9.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

  --黄宗羲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诸子百家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