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为曹妃甸立传

时尚
时尚
2019-05-01 07:38
来源:互联网

  曹妃甸有着丰富历史内蕴、丰厚文化积淀和现代化元素。曹妃甸人在这里创造了现代版的“精卫填海”,使得广袤滩涂和海中孤岛变成了一个现代化世界大港和现代化滨海新城。曹妃甸作家被曹妃甸“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大变化所鼓舞和感染,用作品激情描绘曹妃甸创业发展的恢宏进程和深情讴歌建设者科学决策和奋斗精神。

  曹妃甸文学是曹妃甸发展建设的文化呈现和诗性表达。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曾在曹妃甸的农村和机关挂职,在这里开创了“雪莲湾系列”和“平原系列”。报告文学家王立新在这里写出了气势恢宏的“海湾三部曲”(《曹妃甸》《首钢大搬迁》《大海上的钢城》)。还有孙武勋的诗歌集《海韵诗稿》《海韵歌吟》,孙梦成的散文集《水乡清韵》《双龙河畔》,刘兰朝、孙梦成的长篇小说《大唐曹妃》,朱永远、刘玉相的长篇小说《曹妃甸长歌》、李庆玺的散文集《乡韵诗情》《史话曹妃故里》,郑春雷的诗文集《爱上曹妃甸》,付秀宏的散文集《行游曹妃甸》,等等,都表现出了回顾历史、关注现实、拥抱生活、反映时代的创作精神。曹妃甸的建设和发展,就是当下变革的社会的缩影。作品除了正面描写建设中的曹妃甸,同时还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所以,它是立体的、厚重的。

  曹妃甸文学中有着浓郁的历史色彩和强烈的现实精神。《大唐曹妃》和《曹妃甸长歌》将传说与史料巧妙结合,虚实相间,反映了曹妃甸的千年历史,给曹妃塑像,并深刻地揭示这一形象所负载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王立新的长篇报告文学《曹妃甸》以深厚的历史容量、鲜明的时代精神表现了曹妃甸开发建设的伟大历程,真实地再现了曹妃甸建设者锲而不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彰显了曹妃甸所焕发出来的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的勃勃生机,昭示着新时代赋予曹妃甸精神的崭新意义。这样,曹妃甸文学做到了文学与史学的合一,理性与诗性的融汇。

  曹妃甸作家把家国情怀与故乡情愫融为一体。如孙梦成的散文集《双龙河畔》布满了故乡元素和家族脉落,显示了作者家园之恋和亲情之美。孙武勋用诗美化家乡、诗化祖国。他的《沁园春·甲午秋日登曹妃甸》从历史和现实相观照的高度,气势雄壮、开合自如地写出了曹妃甸前世今生以及奔涌喷张的开发建设场景,折射出争做河北第一增长极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的气魄与张力。

  曹妃甸作家的作品表现出了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契合,诗性和人性的统一,因而有了较高的质量和品位。如关仁山的长篇小说《白纸门》描写了雪莲湾人为了雪莲湾的圣洁和进步而虔诚守候和积极开拓。正是这些人物的奋斗牺牲和与世俗的不懈斗争,才实现了雪莲湾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和谐进步。王立新的《首钢大搬迁》被人称为是一部“具体而又生动地反映首钢人一诺千金精神的沉实和厚重的作品,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现代工业史诗”。

  曹妃甸作家十分注意从中国古典诗词和民歌中学习、汲取有益的成分,在写作技法的运用上做到了古典和现代的有机结合,使得作品呈现出多样的色彩。如孙武勋的诗歌以其典雅厚重的韵味形成了浑然天成、和谐自然的美学品格,并流溢出纯净平和的神韵,感人至深的情韵,深刻厚重的意韵,自然朴素的美韵。孙梦成的诗集《左古典  右现代》表现出了作者使用古典和现代多种写作技法的稔熟,在创作中也显露出壮美和优美两种美学风格。关仁山在小说创作中也充分运用了传统和现代手法。他的“雪莲湾系列”颇有传奇小说色彩,在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写法的同时,还运用了黑色幽默、象征和隐喻等现代派手法,使得小说意蕴深厚、意味深长。

(责编:岳弘彬、曹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立传      文学      曹妃甸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