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运都逐梦 彰显时代风采

时尚
时尚
2019-05-03 19:30
来源:互联网

  悠悠运河,绵延千里、跨越千年,是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融通的大动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高度先后两次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为沿线城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坐落在古运河畔、黄河之滨的淮安,是大运河连接淮河、长江、黄河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的美誉,集聚了大量的运河文化遗产,孕育了开放包容、绚丽多姿的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好运河资源,是全体淮安人的思想遵循和行动自觉。近年来,全市上下以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为依托,将大运河文化建设作为实现“江淮崛起梦”的重要抓手,精心打造现实版“清明上河图”,“运河之都”焕发出时代风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运都逐梦 彰显时代风采

运河落日

  坚持高位协调,用心编织运河遗产保护“安全网”。

  精心呵护珍贵的运河记忆,构建严格的运河遗产保护机制。我市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搭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以及大运河沿线县(区)主要负责人全面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编制年度工作要点、重点项目建设清单,与相关县区、市直部门签订责任状,确保各项保护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淮安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实施大运河(淮安段)遗产保护、清口水利枢纽遗址保护、板闸遗址保护、码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等规划,传承和延续好历史文脉。

  我市实施全时段、全区域运河遗产遗存监控保护措施,对运河沿线地下文化遗址进行排查勘测,建设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高堰段环境整治等4项运河遗产保护工程,实施北门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展双水城地块考古勘探、板闸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新确定9处遗迹分布区,漕运总督公署、淮安榷关等重大遗址重现于世。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实施碧水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构筑大运河绿色生态屏障。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运都逐梦 彰显时代风采

运河晨曲

  坚持以文化人,大力传播淮安运河文化“好声音”。

  深入挖掘地域特色运河文化,创新解读方式,再现运都魅力。市委市政府组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论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座谈会等重要活动,深入研究加强活态、线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路径。挖掘整理大运河史料,编写《里运河名胜(淮安段)》、《淮安里运河故事》、《运河文化研究论文集》系列丛书,为运河文化研究提供鲜活的史料素材。

  淮安实施大运河文化资源布展解读工程,大力推进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建设,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以漕运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漕运博物馆、以传承弘扬淮扬菜文化为主题的淮扬菜博物馆,在里运河文化长廊片区,集中实施清江浦记忆馆、皇家敕建名人馆等布展工程,制作清口水利枢纽、洪泽湖大堤3D动漫,实施惠济祠沙盘复原等系列解读工程,为广大市民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搭建平台。

  我市开展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将大运河孕育的开放包容、绚丽多姿的地域文化,凝练成为“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淮安精神,成为全体淮安人的行动自觉。创新开展城市识别系统设计工作,将运河文化元素作为淮安特色名片予以推广。在报纸、电视和网络上开辟运河文化宣传专栏,通过影视剧拍摄、城市宣传片制作等方式对外宣传展示淮安“运河之都”的文化魅力。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运都逐梦 彰显时代风采

大运河堤坝修整

  坚持合理利用,着力打造淮安运河之都“金名片”。

  在严格保护基础上,结合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对大运河遗产进行科学利用。我市与上海同济大学团队合作,针对里运河市区闸口至唐子巷段15.6公里长的核心段,高标准编制了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围绕运河沿线重要节点保护,与东南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编制了板闸遗址保护、北门城墙遗址保护展示方案等6个专项规划,为运河资源保护开发提供遵循。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新作为      时代      新时代      逐梦      新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