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云
天田山下,妫水河畔,“五一”节假期来临之际,北京世园会敞开大门迎接四方宾客,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艺故事。
北京世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经过5年的规划建设形成了“一心、两轴、三带、多片区”的结构布局。来到世园会,游人既可以在园区最高点永宁阁欣赏“一览众山小”的山水画卷,也可以在妫汭湖畔感受“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亲水之乐,亦可以乘景区电瓶车去各大展馆打卡留念,赴一场集时代特色、中国风格、北京品牌于一体的文化之约。
这样一场独具特色、精彩纷呈、令人难忘的园艺盛宴是如何打造的?
世园会园区选址延庆区西南部,介于延庆新城与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域的过渡地带,横跨区域重要的水系生态走廊——妫河两岸,毗邻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如何在保护目前良好生态本底的基础上,既满足世园会办会需求,又能够实现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是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015年1月,世园会建设进入全面综合规划阶段,初步形成了由清华同衡规划院、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核心团队。规划以“生态优先,师法自然”为规划理念,提出尊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规划原则,重点通过园区景观生态格局构建、生态水脉构建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提升三个方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实施。
据北京世园会组委会介绍,园区保留了近5万棵各种原生树木,新种植5万棵乔木和12万棵灌木。园区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妫汭湖为中心的核心景区。妫汭湖原来是妫水河主道拐弯的地方,当地百姓在此养鱼,后经过设计和整修,将鱼塘面积拓展到现在7万多平方米,形成了现在的妫汭湖。围绕妫汭湖,坐落着形似如意的中国馆、花伞如海的国际馆、花开蝶舞的妫汭剧场以及缤纷多彩的中华园艺展示区,是开园以来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
“园区内山水互借,文脉连通,我们在规划设计中本着与自然进行互动交流的原则,充分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北京世园会规划总园林师严伟说,修建妫汭湖一方面是为打造山水园林景观,另一方面妫汭湖也能承担雨水续存和自净功能,为建设园区内循环节约型生态水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5年建设,世园会景区内不仅花更多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而且还吸引了一些大自然界“游客”的到来。园区设计师们惊喜地发现,一些之前较为罕见的鸟儿开始在此筑巢安家。据严伟介绍,经过适当的人工干预和次生植物群落长期自然演替,预计会后的30至50年间将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林生态系统,为园区提供更多的生态价值。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02日08版)
原标题:让园艺融入自然 让自然感动心灵——北京世园会园区规划亮点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