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沒有觀眾,就沒有戲劇”
戲劇是一種獨特的舞台表演藝術,包含了話劇、歌劇、戲曲、舞劇、音樂劇等多種表現形式,具有情感表達、提升審美、豐富精神生活以及文化傳承等功能。戲劇來源於生活,是社會價值觀念傳達的重要載體,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15年就印發了《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以加強戲曲保護與傳承,支持戲曲劇本創作,並通過加大政府購買力度支持戲曲演出。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財政部在2017年也聯合出台了《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戲曲教育工作的意見》及《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充分重視戲劇社會價值的實現。
但正如法國戲劇理論家薩賽對於戲劇本質的認知“沒有觀眾,就沒有戲劇”,戲劇的一切元素都必須與觀眾的欣賞相適應。從古至今,觀眾一直是戲劇重要的元素之一,沒有觀眾,戲劇的內涵又如何傳達,社會價值又從何談起?
作為當下重要的演藝產品和服務,戲劇與社會連結的重要紐帶便是消費。消費將觀眾的需求與戲劇創作完美對接,從而肯定戲劇作品的經濟價值,同時進一步反映戲劇作品蘊含的社會價值。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升,消費習慣也有所轉變,更加追求消費過程中的“體驗”,而戲劇的消費不僅僅是戲劇表演的消費,還是戲劇表演環境及服務的一種消費,帶來的正是大眾所需求的“體驗”。除此以外,一些新興戲劇風格及形式的出現,例如沉浸式戲劇等,讓觀看戲劇變成了一種時尚,成為了年輕人休閑娛樂的主要內容之一,從而帶動了消費人群不斷擴大。
面對數量日益增長的消費群體,戲劇產業化顯得格外必要。產業化包含了標准化、可復制以及規模化三個基礎性要素。戲劇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觀眾在現場與戲劇表演者的情感表達與情感互動,“現場感”是戲劇的魅力所在,但也決定了其總體產業化程度較低。戲劇的魅力更來自於多樣性,作為一種“激變”的藝術,其環境、表演者及表現形式不同,達到的現場觀感也會有所不同,因此難以達到完整復制化的呈現。例如中國經典的戲劇表現形式戲曲,大眾口耳相傳的京劇、昆曲、豫劇等,其表演並沒有特定標准的規定,無從實現規模化,因此想要實現產業化異常之難。雖然困難,但戲劇產業化在一些發達國家也有所呈現,音樂劇就是其最好的體現。這個在20世紀新興的綜合舞台表演藝術,已逐漸成為國際演藝市場的明星,實現了極大的經濟價值與效益。倫敦西區、紐約百老匯等就是音樂劇規模化與運營的杰出代表,形成了集群化的劇場分布、專業化的資源配置、風險市場化的劇目投資等獨特的運作模式。日本四季劇團亦是如此,自1953年成立之初,通過上演經典歐美音樂劇作品《貓》《歌劇魅影》《美女與野獸》等,第一次將“長期公演”與“專用劇場”的概念植入日本,在引入后通過改編以適合本土觀眾口味,有效對接了觀眾需求,真正實現了市場體系化的運營。在收獲經濟價值的同時,四季劇團始終致力於追求讓觀眾融入其中,感受生命的價值、心靈的喜悅,獲得生活的勇氣,傳達了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理念。
2019年1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台了《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其中提及國有文藝院團績效考核為綜合性考核,需統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的佔比權重須高於50%。而演出是國有文藝院團實現社會效益的主要方式,具體從演出場次、觀眾人次、觀看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價考核。
由此可見,滿足觀眾需求仍是衡量戲劇等表演形式社會效益的根本標准,因此必須要增強戲劇面向市場服務群眾的能力,探索有效的運營模式,加快推進戲劇產業鏈建設,將戲劇創作生產與市場有效融合,進一步提升戲劇的社會價值及經濟價值。(李嘉珊)
(責編:丁濤、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