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公示首批429處歷史建筑
新京報記者 鄧琦 攝
人民大會堂、北京大學燕南園等429處建筑物擬列為北京首批歷史建筑,目前已在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官方網站公示。首批歷史建筑以具有一定時代特征和保護價值、承載了真實和相對完整歷史信息的建筑為主,主要集中在西城、海澱、東城三區,體現了北京作為國家首都豐富的歷史遺存和建筑物類型。
新京報訊 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筑物擬列為北京首批歷史建筑。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21日消息,北京第一批歷史建筑正在其官網公示。
超60%歷史建筑位於核心區
本次公示429處建筑物,其中超60%位於核心區。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首批歷史建筑以具有一定時代特征和保護價值、承載了真實和相對完整歷史信息的建筑為主。主要集中在西城、海澱、東城三區,集中體現了北京作為國家首都豐富的歷史遺存和建筑物類型。
其中,核心區273棟,體現了北京作為千年古都特別是明清及近現代以來豐富的歷史內涵,是體現古都風貌及共和國發展歷史的建筑代表﹔海澱區146棟,主要集中在清華、北大校園內,集中承載了近現代以來一大批知識分子求學報國的歷史信息。
一些耳熟能詳的“地標”入選首批歷史建筑行列,包括位於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的原福祥寺舊址、東華門街道的北京飯店東樓、西長安街街道的人民大會堂等。
將開展保護與活化利用
從建筑功能上看,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筑主要包括居住建筑、辦公建筑、文化教育建筑、醫療建筑、商貿建筑、工業建筑等,涉及傳統四合院、近現代公共建筑、近現代住宅等不同的建筑類型。
目前,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筑名單正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公示。據悉,更多的歷史建筑確定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過程中,下一步將對已公布的歷史建筑開展保護與活化利用。
追問1
歷史建筑與文物有何區別?
歷史建筑(含歷史建筑群)是指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同時,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筑物、構筑物。
歷史建筑至少要具有相關價值或特點。相關的價值和特點包括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另外,體現一定的科學技術價值、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建筑,也被列為遴選認定標准。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總體上講,歷史建筑的價值較不可移動文物低,相應的保護要求較不可移動文物寬鬆,利用方式較不可移動文物靈活,歷史建筑應該是處於文物和普通建筑之間,應該保護的建筑。
追問2
為什麼遴選首批歷史建筑?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表示,遴選首批歷史建筑,主要是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關於“最大限度保留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發展印記”的要求。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批復中指出,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塑造。加強老城和“三山五園”整體保護,老城不能再拆,通過騰退、恢復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
北京是首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10個城市之一。根據住建部《關於將北京等10個城市列為第一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的通知》,我國歷史建筑數量多、分布廣,保護和利用好歷史建筑,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和傳統風貌、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不少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加以解決。
■ 探訪
胡同口的吳晗故居常有人來拍照
頭發胡同是北京西城宣武門內一條僻靜的胡同,東口直達宣內大街,西口是南溝沿(今佟麟閣路),長約500米。
頭發胡同1號,曾經是吳晗故居。1951年左右,吳晗作為北京市副市長,從清華大學遷來住在這裡。
說起這個1號院,胡同裡的居民都知道。“經常有人來參觀拍照呢。”一位大爺說,這個1號院“很有名”。
昨日傍晚,胡同裡的居民三三兩兩在家門口乘涼、嘮家常。還有人剛下班,拎著菜往家趕。有的人家正做飯,熟悉的煙火氣與這座灰色調為主、極具清代風格的院子,融為一體。
院子的宅門為廣亮大門,門上紅漆有些斑駁,抱鼓石保留良好,雕飾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