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科学麻辣烫”在京举行 解读中国5G“密码”
6月21日,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承办,中国通信学会协办的首期“科学麻辣烫”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期主题为“来了,中国5G”。
2019-06-21 19:17
【回放】“科学麻辣烫”第一期:来了,中国5G!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调宣部
承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光明网
协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2019-06-21 14:25
今年上半年台风偏少与厄尔尼诺有关
截至6月19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两个台风生成,分别是“帕布”与“蝴蝶”,比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平均3.6个偏少1.6个。”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钱奇峰说,尽管目前台风偏少,但并不意味着今年台风威胁就减少。
2019-06-21 09:41
驯鹿适应北极环境 科学家告诉你为什么
驯鹿的节律通路中的核心调控基因(PER2)发生了驯鹿特异性的突变,导致PER2基因与另一个节律核心基因(CRY)无法结合,使驯鹿丧失了昼夜节律分子钟,从而能适应北极极昼和极夜的环境。该研究结果为维生素D对钙沉积影响、生物钟调控治疗人类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9-06-21 09:41
智慧城市怎么建 专家来支招
2019大数据创新应用与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大会正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举行。尹洪涛认为,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大数据的、模块化的平台,如云化应用及一体化、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大脑、城市级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等。
2019-06-21 09:40
中远海特:用科技护航“特”运
从1961年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起航至今,中远海运特种运输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特)走过近60年,“特”字贯穿它发展的全过程。2016年11月3日,“永盛”轮装载物资从上海港起航,历时120多天,完成南极巴西费拉兹科考站重建项目全程物流运输。
2019-06-21 09:40
“雪花玻璃球效应”物理机制解密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9日发表的一篇物理学论文,揭示了肥皂泡是如何冻结成漂亮的冰晶球的,这一此前未曾揭示过的物理机制,告诉了人们“雪花玻璃球效应”(snow-globe effect)是如何产生的。
2019-06-21 09:39
探测器揭示小行星“贝努”最详细图像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OSIRIS-Rex)探测器,在最接近小行星“贝努”(Bennu)之处,捕捉到了其迄今最详细的图像。
2019-06-21 09:39
ALMA发现迄今最早星系“相拥起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使用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观测到一个至少130亿年前古老星系的氧、碳和尘埃发出的信号。通过比较不同信号,研究人员确定,实际上这是两个星系正在“相拥起舞”,这使其成为最早的星系合并实例。
2019-06-21 09:38
印度航天:多点发力 志在必得
印度版月球着陆器。“月船2号”重约3.8吨,由一个轨道飞行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月球车组成,着陆器和月球车分别以印度航天先驱“维克拉姆”和“智慧”命名。虽然空间站看起来“大到离谱”,宇航员选拔“时间紧、任务重”,但印度确实已经在空间站建设上迈出了第一步。
2019-06-21 09:37
作物越多样,越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英国《自然》杂志19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生态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分析了91个国家连续50年的全年产量数据后报告称,增加作物多样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全国作物年产量的稳定性,从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此次,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科学家德尔芬尼·雷纳德和戴维·蒂尔曼提出的“作物多样性—稳定性假说”,被认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2019-06-21 09:37
AI+远程医疗 与医生联手围猎癌细胞
说来有趣,21世纪最时髦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现代医学,与中国几千年流传至今的传统中医,竟有不小的相似之处。目前,该院不仅每天在其分院之间开展远程+AI放疗服务,其服务半径还扩大至山东、河北等多个省市的十几家医院。
2019-06-21 09:36
欧洲计划“拦截”观测原始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