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感恩的表达,也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息:我们不忘历史,同时我们这个民族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
歌剧在欧洲上演,是家族的荣幸和鼓舞。——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
龙虎网讯(记者 黎雨沁)柏林时间7月3日晚,建于1742年的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内首次唱响中国歌剧。来自江苏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把德国人约翰·拉贝的故事带回了他的家乡。
拉贝先生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和部分当年国际安全区国际友人的后代应邀观看演出。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多国驻柏林使领馆人员,《拉贝日记》作曲唐建平、导演周沫和舞美设计王晶以及欧洲、德国各界人士近1500人观看演出。
大使看展览图册
柏林国家歌剧院是世界十大歌剧院之一,两百多年来,它一直是歌剧艺术最神圣的殿堂。菩提树大街上,《拉贝日记》的巨大条幅从剧院楼顶垂到地,格外醒目,路人纷纷留影。
晚上7点不到,衣着得体正式的德国观众向国家歌剧院聚集。
晚上7:30,在指挥许忠的引领下,充满哀思、悲凉的序曲奏响,幕布开启,这个巴洛克式建筑内流淌起一股隐隐的悲伤。舞台上,日军铁蹄踏碎了南京的宁静,国殇之痛在激越的旋律中渐次铺陈。
观众看展览
主演薛皓垠的演唱清亮而富有激情,徐晓英的魏特琳哀伤而极富感染力,田浩江扮演的马吉深沉有力......
真实的历史画卷次第展开,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征服了古典音乐之都的观众。一剧终了,观众爆以热烈的掌声。直到谢幕完毕,还有很多观众久久不肯离去。
这一夜,跨越时空,穿越硝烟,无限缅怀,属于世界,属于和平。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制作,江苏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本轮欧洲巡演就此启动,此行,还将去往拉贝出生地德国汉堡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总计5场演出。
听听最新鲜的柏林反响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与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上台致辞
中国驻德国大使 吴恳:今晚,是你们在欧洲的首场演出,我深深受到震撼。拉贝故事我早就知道,你们用歌剧的方式传播了这个故事,我为之感动。今天来到现场观看的大多是德国人,你们用德国人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形式带来了拉贝先生对全中国人民的感动,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感恩之情,作为艺术使者,你们讲述了一个很好的中国故事和德国人的故事,这将使我们两个国家的人民进一步加深理解。
拉贝先生孙子托马斯拉贝受访
约翰·拉贝孙子 托马斯·拉贝:这部歌剧的上演,对我的家族来说是极大的荣幸和鼓舞。你们通过演出所呈现的历史,是中国特别黑暗的时刻,对德国人来说也是值得记忆的历史。
我最早看到这部剧是两年前在南京,今天再次看到这部剧有很大的不同,深受触动,无论是音乐、舞美还有演员的表演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歌剧的内容和演员的对白都还原了历史的真相。我的祖父当时就是如此和日军统领进行交涉的,他们不能杀害在安全区的中国居民。这部剧在制作中对于历史的考究让我非常感动。而且音乐制作也用一种简洁有力的方式很好地帮助了故事情节的表达。图像的设计、故事情节的视觉化,我都很喜欢。我代表拉贝家庭的所有成员对剧组表示深深感谢。
祖父战后来到柏林,并且于1950年在这里因为中风去世,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艰难贫困的时光。这部剧可以来到德国,来到柏林,我非常激动。
我们家族四代人都和中国有深厚渊源。我的父亲出生在中国,可以讲中文。我从2001年开始在北京做客座教授,在香港、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有超过10年的妇科助产方面的专家咨询和医疗支援工作。去年我还获得了一个至高的荣誉,“中国友谊奖”(Chinese Friedship Award)。我的儿子Maximilian可以讲中文,他认识4000个汉字,可以写2000个,现在打算在北京学习国际经济。我们全家四代都和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
前任柏林伊斯兰文化博物馆馆长Jens Kröge
其父Christian Kröger是南京大屠杀期间与拉贝并肩作战的战友,并与拉贝一同获得中国国民政府颁发的采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