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出台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指导意见后,“都市圈时代”备受期待。发改委发展战略规划司副司长周南6月11日表示,培育都市圈的主要任务不是建设而是改革,是创新、探索;都市圈建设不是城市的扩张,而在于体制机制上的建设。
如何促城市化高质量发展?
杨伟民: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
6月11日,开放与创新——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和云河都市研究院联合主办,围绕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议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规划司副司长周南、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发表演讲和相关报告。
杨伟民指出,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含义,是城市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均衡发展。为促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可以实施进一步放宽户籍限制、完善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增加居住用地供给,以都市圈为范围实现规划、要素流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能源、大数据等的一体化、编制“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空间规划等举措。
我国十三五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均明确了19+2城市群,目前其中19个城市群已经规划完成。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完善,梯次形成若干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如何培育都市圈?
周南: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周南指出,都市圈没有统一定义,但有几个特点:空间连续、人口密集,在圈里有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较多的小城市和城镇,其间交通交往密切,甚至出现通勤的现象。
“培育都市圈的主要任务不是建设而是改革,是创新、探索。都市圈建设的建设含义不是土木工程的建设,不是城市的扩张,还是体制机制上的建设。”周南认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需要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统一市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是现代化都市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培育都市圈的工作不强调一致,要因地制宜,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周南认为,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都市圈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撬动我们的内需,拓展我们发展的潜力,都市圈会成为新型城镇化重要的抓手和支撑点。
如何强化都市圈辐射力?
周牧之:优化高密度集聚的人口
周牧之发布了由云河都市研究院编制的《中国中心城市&都市圈发展指数2018》报告。报告对中国2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体检”,并从城市地位、都市圈实力、辐射能力、广域枢纽、开放交流、文化教育、商务环境、创新创业、生态资源环境和生活品质等10个大项、30个小项进行排名。
排名显示,中国中心城市&都市圈发展指数2018综合排名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成都、杭州、重庆、南京和武汉分列前10位。
在从经济规模、都市圈质量、企业集聚等维度进行考察的都市圈实力排名中,北上深位列前三名,排名第4位至第10位的城市分别是广州、天津、重庆、杭州、武汉、成都和南京;在制造业、IT产业、金融、科技、高等教育、生活文化服务等领域的辐射力排名中,北上深依然雄踞三甲,成都位次上升至第4,广州、杭州、南京、西安、武汉、天津分别排名第5至第10位。
在由货物、实际利用外资指数、入境游客、国际会议等指标构成的开放交流项目的排名中,上海拔得头筹,北京、深圳紧随其后;在商务环境的大项排名中,上海、北京、广州表现优异;在生态资源环境的排名中,上海力压北京成为冠军,深圳位列第3;在创新创业大项的排名中,北京、深圳、上海居前三。
周牧之表示,都市圈政策的要义在于优化高密度集聚的人口,做大做强做优人口集中地区(DID),推动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互动发展格局,强化都市圈的辐射力,特别是国际交流的平台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全球城市大交流大竞争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