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沃土中耕耘(逐夢70年)

时尚
时尚
2019-08-07 17:33
来源:互联网

在沃土中耕耘(逐夢70年)

 

  慈母手中線(中國畫)
  王迎春

 

在沃土中耕耘(逐夢70年)

 

  正午(油畫)
  周思聰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始終把促進婦女事業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女性的社會地位獲得廣泛認可,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女性不斷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撐起“半邊天”。在美術創作領域也不例外——女性形象越來越多出現在各類題材美術創作之中﹔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女性拿起畫筆,描繪她們的生活和情感,以及她們的思考和體驗,女畫家成為新中國美術創作的一支生力軍。回顧新中國女性美術創作70年發展歷程及其經驗,可以切身感受中國婦女解放和進步的堅實足跡,以及浸潤其中的女性智慧。

  展現時代風貌

  1960年,何香凝出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任主席。美術院校培養的女畫家們,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潛心創作出一批帶有鮮明時代烙印的作品,如姜燕中國畫《考考媽媽》、王霞油畫《海島姑娘》、溫葆油畫《四個姑娘》、趙友萍油畫《代表會上的婦女委員》、王玉玨中國畫《山村醫生》等。

  這一時期,美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洋溢著作為“革命的助手”之健康明朗,她們有“男同志能干的事,女同志也能干”的豪情,體現著特定時代的審美風向。同時,具體形象塑造亦不乏個性變化,有秀氣溫厚的女性,有朝氣蓬勃的姑娘,也有像男同志一樣的女生產隊長和女民兵。

  姜燕的《考考媽媽》以巧妙構思記錄下女性參與掃除文盲活動的場景,女性接受下一代教育的畫面也預示了新一代婦女與其后代的新關系,具有時代象征意義,表達了上世紀50年代初期女性社會地位、心理觀念的轉變。

  王霞的《海島姑娘》則塑造了一位有著健碩身軀的女性形象,她身著工裝褲,腳穿膠鞋,肩扛粗大杠棒,散著短發,紅扑扑的結實方臉,與中國傳統女性形象反差極大,反映出60年代中期,“突擊隊鐵姑娘”和“鐵嫂”形象逐漸流行的趨勢。

  七八十年代至今,女性題材一方面成就了當代人文語境下的唯美表達,一方面成為著眼社會發展和時代精神進行藝術創新的突破點,特別是在工筆人物畫領域推動了藝術觀念、題材風格、材料技法等方面的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美術創作中的女性形象呈現出與時代發展相應的多元面貌,女畫家隊伍越來越龐大,在國內外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拿起畫筆的那個“她”,都開始將目光轉向更為寬廣的社會生活。女藝術家們繼續在沃土中耕耘——老一輩藝術家不斷有新作問世,中青年一代繼續在觀念層面開拓,在更廣闊的時代背景中尋找主題,重新對傳統進行檢驗和汲取,僅中國畫和油畫方面就取得了不少突破。其中,學院裡的女畫家們,一方面在古今之間進行“跨越”的銜接,如鷗洋和王迎春﹔一方面將世界藝術潮流與本土生活結合,創作了一批頗具現實意義的作品,如閆平新作就反映出藝術家在日常生活中的瞬間感受。另外,女藝術家在民間藝術和工藝美術方面,打破原有界限,使純藝術和手工藝制品相融互鑒。

  表達獨特意涵

  從女性視角去發現和思考問題,是新中國女性美術創作的特質。

  女藝術家對歷史的思考,對現實生活中女性問題的關注,對與女性有關的傳統文化資源的轉換和利用,對女性自身感受、心理活動等直率而細膩的表現,都成為中國當代女性美術的重要特征,也成為中國當代女性擁有更為廣闊發展空間的重要表征。

  老一輩女藝術家中,周思聰、王迎春等人的成就尤為引人矚目。她們具有女性藝術家少有的大視野和大氣魄,其作品一直關注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如戰爭、建設、家園、土地等等。她們在處理這些題材時駕輕就熟,從選題到立意,從畫面結構到具體人物塑造,從場景控制到細節表現,頗具開創性,將高超的現實觀察力與藝術表現天賦完美融合。

  例如,周思聰中國畫“彝女系列”,以在大涼山彝族地區的寫生,尋找與之相應的生動、空靈的藝術語言,表現了彝族女性勞作中別具一格的美,以及女性柔弱身軀裡堅韌的精神力量。王迎春創作了一系列女性題材和少數民族肖像作品。例如《慈母手中線》,表現了戰爭年代婦女們為前方戰士和親人縫制衣服和鞋子的場景。兩位女藝術家以令人感動的朴實語言,表現了女性內心對人類、社會、文化等問題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具有明顯的女性視角和女性意識。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逐夢      70年      土中      耕耘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