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周总理重病中判断:看来西沙难免一战(2)
时间:2019-03-24 19: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1974年1月14日,海军榆林基地魏鸣森副司令员率领271、272两艘猎潜艇开始第77次西沙群岛例行巡航。这两艘苏联50年代制造的喀朗斯塔德级猎潜艇,每艘满载排水量仅257吨,最大航速18节。本应调派火力强、吨位大的护卫舰出巡,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废弃了原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军舰失修,无法航行。不得不远从汕头调派某猎潜艇大队281、282艇立即赶赴西沙群岛增强巡航力量。 西沙群岛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组成,西贡越伪集团不仅侵占了永乐群岛的珊瑚岛,又派4艘军舰,深深侵入中国海域。. 1月15日,西贡越伪海军的“李常杰”号(HQ-16)驱逐舰遣送15人的两栖小分队登占中国金银岛。 1月17日,西贡越伪集团增派“陈庆瑜”号(HQ-4)驱逐舰入侵,并派27名武装人员强登中国甘泉岛,公然摘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17日14时,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指示:加强值班,提高警惕,准备打仗。 1月18日,西贡越伪集团的“陈平重”号(HQ-5)、“怒涛”号(HQ-10)、“李常杰”号、“陈庆瑜”号4艘军舰由飞机掩护,炮轰金银岛、甘泉岛。10时15分、13时45分,“李常杰”号在羚羊礁北面,先后两次冲撞中国渔轮,撞毁407渔轮驾驶台。 中午12时,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到总参谋部作战值班室了解南越军队的挑衅行动。此时的中国,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困扰中,周恩来也身染重病,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安危,他审慎分析判断,一字一字说:看来,在西沙群岛难免一战。应该对可能扩大的武装冲突做好充分准备,后发制人,有理有节,既寸土必争,又不使战争无限扩大。总参谋部根据广州军区的报告上报了兵力调动的方案。周恩来转报毛泽东。23时,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我在西沙永乐群岛同越伪军舰的斗争问题》的指示: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对西贡越伪集团的入侵必须坚决斗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打第一枪;如越伪军舰首先射击,则应坚决自卫还击。 南海舰队鱼雷快艇、护卫艇、登陆舰转进至榆林待命,海军航空兵部队转进至海南岛前线机场。同时,广州军区指示海南军区在榆林集结2个营,准备支援西沙作战。 晚21时左右,西贡越伪集团“总统”阮文绍发给侵入西沙群岛的“陈平重”号电报指示:“命令‘收复’琛航岛”。“如中共开火,要立即还击、消灭。”“‘怒涛’号、‘李常杰’号驱逐舰跟踪中共苏式护卫舰(原电如此。实际上,中国海军没有出动护卫舰);‘陈庆瑜’号、‘陈平重’号支援BH分队登陆,消灭渔船和小船。”“行动时间19日6时35分。” 当此紧急时刻,周恩来总理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指示: 叶剑英召集军委五人小组(苏振华亦参加)研究商讨作战方案,部署自卫反击。 1月19日,正值农历春节前,北京的天气异常寒冷。清晨,天空飘着雪花。5时40分,叶剑英最先来到总参谋部作战值班室,拿起电话向周恩来报告:“我是剑英,已经到了作战值班室,正按照你的指示工作。”紧接着,陈锡联、苏振华和六人小组中的王洪文、张春桥也到了,协助指挥的副总参谋长向仲华、海军孔照年副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张积慧也随着到了。邓小平最后来到作战室,他没有多话,说道:“先把情况汇报一下。”作战部海军组张予三汇报了永乐群岛海区南越军舰和中国海军前方兵力部署情况,叶剑英、邓小平口述了几条命令,就海战关键、兵力使用、出击时机等做了部署,又抬眼看了看陈锡联、苏振华等,见没有异议,便说道:“发出吧。” 叶剑英、邓小平等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组织过无数大规模作战,当前,永乐群岛海区只是一个不大的战区,海军投入的兵力有限,却是新中国第一次在海上反击外国入侵作战,他们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随时注意前方战事的进展。 1月19日上午7时,西贡越伪集团军队分乘4艘船进犯琛航岛、广金岛。守岛民兵据理斥责。侵略者不肯退去,首先开枪。中国民兵自卫还击,侵略者从琛航岛狼狈撤逃,一名南越士兵可怜兮兮地请求说:“请给我证明,好向上司交差。”中国民兵在他手掌上写下了义正词严的话:“琛航岛是中国领土,不容许任何人侵犯!” 10时23分,西贡越伪集团的“李常杰”号和“怒涛”号军舰向中国396、389两艘扫雷舰首先开炮。西贡四架飞机也轰炸扫射琛航岛。 海上指挥员魏鸣森命令:271、274猎潜艇、396、389扫雷舰自卫还击,坚决阻止越伪军队接近和抢登中国岛礁! 中国4艘舰艇总共不过1600吨,而越伪集团4艘军舰总吨位6000多吨。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惊天地,泣鬼神! 271、272猎潜艇逼近越伪1700吨的军舰,利用其火炮死角,近距离齐发速射,猛烈轰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军事专题:西沙海战40周年
- 下一篇:珠海“鹤王”陈福炎:鹤之知音 余热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