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聚焦生活書寫時代(2)

  可以看到,無論是名家新作還是中青年代表作品,均在傳統語言的現代轉化方面有所突破,老藝術家身體力行的藝術實踐也為中青年藝術家樹立了榜樣。展廳內,在油畫《學者肖像》前,89歲的全山石先生與85歲的作者靳尚誼先生不停審視畫面中的人物造型、比例,探討改進空間。靳尚誼表示展覽結束后將繼續完善作品,其專業精神令人動容。

  發揮審美教育功能

  隨著全社會越來越重視美育的價值,承擔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重任的藝術展覽,已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展品陳列。通過運用AR、VR等高科技,結合教育活動、線上展覽等多元形式,架起公眾與作品間的橋梁,充分發揮藝術的審美教育功能,成為當代展覽新特征。

  一幅畫前,一群小學生正對照作品,在畫板上勾勒輪廓﹔打開手機程序,掃描展品旁的二維碼,作品圖片與文字說明同時彈出﹔展廳內廣播聲時而響起,提醒觀眾中國藝術節系列講座活動即將開始……這些展覽現場的瞬間,體現出美術館“以人為中心”的公共教育服務水平正不斷提升。

  為使觀眾更好地參與、分享展覽,中華藝術宮還在觀眾入口處特設十二藝節快速通道,並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以回應公眾咨詢。盡管此次展覽也存在路線指示標識略顯模糊,未能有效應對展廳過大所引起的“博物館疲勞”等問題,但不可否認,這屆藝術的盛會正使藝術的觸角不斷深入現實生活,提升群眾審美趣味,塑造大國文化氣象。

  “十萬觀眾進劇場,百萬觀眾在現場,千萬觀眾在線上”是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舉辦之初確立的目標,它不僅彰顯了本屆藝術節的強大號召力,更昭示著當代中國在藝術創造、欣賞領域擁有廣闊發展空間,而聚焦生活、書寫時代的視覺藝術,當是豐富創作實踐、開拓美學新境、推動時代發展的重要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9日 08 版)

(責編:關喜艷、周恬)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