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军士长张新昌:少林寺走出来的“发明家”
时间:2019-06-11 18: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央广网6月10日消息(记者张灵雨 宋鹏超)他曾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 他有100多项革新成果,可谓部队里的“发明家”; 他获得全军士官人才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他徒弟遍旅,基本每个营都有一名; 他就是带领全组获得陆军“砺装-2019”武汉赛区履带装备底盘修理班组赛第一名的来自第79集团军炮兵某旅的二级军士长张新昌。 在少林寺的那几年,成了我进入部队的敲门砖 26年前,15岁的张新昌,因体质不好,被父母送进了少林寺塔沟武校。武校的学费并不低,一年1200元。 1993年,1200元意味着什么? 对于张新昌的家庭,意味着他们需要把多年来种地攒的钱全拿出来才够交齐所有的学费。 在那个时候,张新昌的父母,可能仅仅只是想让体质不好的小儿子能够更健康些。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现在这个看似平凡的举动为小儿子的未来带来了什么样的巨大变化。
在少林寺的张新昌 两年半的少林生涯,张新昌身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身体素质的强健,改变更大的,是他的性格。 进少林寺之前,张新昌性格内向,不爱出门,每天喜欢在家里待着。毕业后的他,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外向、充满了使命感责任感的张新昌。 作为套路二班的班长,张新昌“统领”着全班50多名同学。第一次做这么多人的“小领导”,尚未明白何谓责任感的他,只是依稀懂得应该带着他们好好锻炼。于是每天早晨四点钟,张新昌带着全班同学起床跑步。 当时有个女孩子,名叫小凤,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员。晨跑时,因体力不支,跑着跑着掉队了,因为当时是冬天,天气有些冷,她就用兜里的火柴点燃松树枝想取暖,结果着火面积有点大,惊动了校方。 很快,校方查出了“罪魁祸首”。作为班长的张新昌自然也逃脱不了干系——屁股被棍子打了十多下。还是半大少年的他硬是咬着牙扛了下来没有哭。 这可能是张新昌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沉重的责任感:自己作为班长,肩负着照顾好班上其他孩子的责任,受到处罚完全是应该的。 就这样,小小的张新昌仿佛一夜之间从懵懂少年成长起来了。 毕业后回到家的张新昌,感觉在家里待着毫无用武之地。他想当武警。 因为看了很多武打片,青春年少的张新昌心里也有除暴安良的梦想。 从少林寺毕业的张新昌刚满18岁,正是当兵好年华。本就是退伍军人的父亲张殿生也很是支持小儿子的选择。 但是事与愿违。来村里征兵的兵种中没有武警,张新昌有点失落。不过也没什么关系,别的兵也是兵嘛。 接兵干部是步兵,验兵时让张新昌做了一个“才艺表演”。说是表演,其实要求并不高,踢踢腿看看健不健康基本就可以。
19岁,入伍第二年的张新昌 张新昌现场表演了一个“少林单刀”。身材不再单薄的他,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力量感。 毫无意外,接兵干部见猎心喜,知晓张新昌想当武警,便告诉他:“你到部队来,有很多练武的机会。” 就这样,张新昌开始了自己的部队生涯。 始于“被迫”,忠于热爱,部队里的“发明家”诞生了 让张新昌和维修保障结缘的,竟然是一张处分表。 进入部队之后,各方面素质比较强的张新昌被评为十佳新兵。那个时候,正赶上在部队里配置自行火炮,履带式。当年这种火炮是非常先进的,先进到什么地步呢?连专业维修人员都还没来得及培养出来。
履带式自行火炮。资料图 旅里配备了这么先进的装备,没有保障人员怎么能保证它的战斗力?事情很严重,旅长很重视。直接签字下了一个文件:把今年十佳新兵全部送去学维修。 当时正面临提干的张新昌直接就懵了。走还是不走?走的话,面临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不走的话,旅长的白纸黑字在这搁着呢,能拒绝吗? 想到营长为了培养他不知耗费多少心血,张新昌还是拒绝了。没想到下一刻,前来接人的装备部门领导直接拿出一张盖了章的处分表:去不去? 半小时后,张新昌坐在了前去学习的车上。没办法,对一个下连不久的新兵来说,处分表的分量太重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宁明:反邪教培训进边关全方位筑墙抓防范
- 下一篇:走进海军西沙中建岛官兵的五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