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治理之道(2)
时间:2019-06-12 01: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而防止西方政治体制中的“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局面,不断释放民主集中制的威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攻难事的优势。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国家才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和战略规划定力,有效协调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和民众多方共治,既避免“政府失灵”,又纠正“市场失灵”,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率、激发社会活力、扩大人民民主、实现社会正义,不断迈向国家治理的最佳境界。 第二,独立自主是治理之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因为中国有独特的国情、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必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总结指出:“独立自主是立党立国的基本原则。”在对外关系中,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独立自主。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万隆会议”就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会上形成的被称为“万隆精神”的十项基本原则已经成为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其要义就是主张独立自主,这无疑是当今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灵魂所在。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治理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目前全球治理中的“乱象”,不少都是因为一些国家未能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加上外部势力“乱插手”“帮倒忙”造成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各个国家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应当由各个国家的人民自主决定。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捍卫世界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元性,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各个国家的事情由各个国家的人民当家作主,各个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支持各个国家“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听命于外部势力、任外部势力摆布。作为社会主义中国,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路。 第三,改革创新是治理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在国家治理活动中具有引领性、动力性作用。改革本身就是创新,而且能从体制机制上破除创新阻力,因而是根本性的创新。理念左右行动。国家治理的理念要创新,不能身体已经进入新的时代,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还停留在过去,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是治理不好国家的。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要改革创新,要顺应变化的形势、变化的实践及时变革制度和体制机制,既做到使制度不断成熟定型,又充分保持制度和体制机制的活力与弹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