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同题作文:以文学的方式感受高考(4)
时间:2019-06-12 1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我们的生活,永远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劳动。大地上的声音,是最动听的声音。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无论工具如何先进,我们都离不开大地,离不开大地上我们的家园,更离不开在大地上劳动所产生的智慧和快乐。 让我们真正俯下身来,倾听大地的声音,理解劳动的价值吧!像朱自清先生那样: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青春的汗水 何林 青春,是梦想最美的摇篮。我们,是梦想和现实最近的中转站。 给梦想加点糖,我们的今天和明天就会充满甜蜜的期许;给青春加点盐,我们的昨天和今天就会充满汗水的惬意。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前不久组织的那次社会实践职业体验活动。许多同学都选择了电商运营、新闻主播、智能物流等职业岗位,几乎没有同学主动报名参加环卫保洁的户外劳动岗位。可能有的同学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还有的同学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同学们,我想说,未来科技的发展真的不需要我们参与劳动、体验劳动,而只是一味地去享受机器人和他人的汗水结晶吗?梦想之所以能够变为现实,难道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汗水建造出来的幸福大厦吗?青春旅途难道只有蓝色的畅想而不需要咸渍渍的劳动与创造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万事万物的生生不息,来自于我们源源不断的劳动和创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更是幸福的摇篮,这是显而易见的基本道理。我们的青春足迹里,不应该只有口若悬河,更应该传承劳动的本色、勤奋的底色、拼搏的亮色、黝黑的肤色。 这世界,是钻木取火的劳动之美,让生活有了温暖和芳香;这世界,是滴水穿石的意志之美,让波光涟漪、别有洞天;这世界,正在以信息与高科技的突飞猛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一切的社会变革与发展都离不开劳动与创造,我们不应该因为科技、智能与虚拟网络的日新月异而变得四体不勤。人类从直立行走的那一天起,就解放了双手,就奠定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成为青春的舞者,优美的舞姿里离不开经久不息的劳动号子。 我们应该用青春的十八岁为我们八十岁的人生大厦奠基,人生的底座里应该有劳动的快乐记忆。流过汗水的青春之河才会永不干涸,勤于劳作的民族才会永不退却。 硕果 刘卿如 2059年6月7日 晴 今天我和妹妹格子一起参观国家的集中农场。说是参观,其实只是躺在万能椅上一动不动,等着脑内自动投射出农场的全息影像。 我们这个年代的模拟技术已经做得出神入化,足不出户就可以见识到一切——这座农场的玉米、水稻、蔬菜、水果长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忽然,整个影像从视野边缘斑斑点点地破了几个小洞,大概这就是爷爷说的,最近数据库有些老化的原因吧。 数据库是保障人们一切生活的源头,比如这座农场的降雨、除虫、松土、收割,都是依赖数据库的算法自动完成的,所以即使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地球就再也没有下过雨,更别说是下雪、降雾、冰雹和电闪雷鸣,但我们依然可以正常地生活,这就是现代科技带给人们最丰美的硕果——让科技代替劳动! 格子说:“姐,听说四十年前,人们要在今天接受一场名叫‘高考’的考试,这个时间马上就要考到数学啦!你说四十年前的题目我会不会做呢?” 我笑道:“你出生的时候,数学家芯片刚好更新换代到最完美的形态,你刚从保温箱里被妈妈抱出来就会解费马大定理啦!” 格子低下头,声音有些闷闷地说:“可是,他们的题目是用自己的头脑解出来的,不是用芯片呀。” 我拍拍她的脑袋:“芯片胜过一切人类劳动,这不是真理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