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四岸”如何建好“四带”?(2)
时间:2019-06-13 05: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据她回忆,过去,巴南滨江沿线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两岸砂石天然裸露,荒草丛生,也没有公路和可供人们去江边的步道。那时,很多人和她一样,想去江边休闲散步却又无法如愿。 如今,记者在现场看到,21公里长的巴滨路随弯就势而建,还原了长江岸线的原貌。巴滨路沿线,建有茶花广场、杨村凼等滨江休闲公园,和不少公共休闲设施。如近10个亲水平台,以及1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 亲水平台的边上都建有护坡人行梯步,沿着人行梯步,人们可以一直走到江边,与江水零距离接触;自行车道经过巴滨路上多个景点,实行人车分流,路面铺有红、绿色的环氧树脂,富有弹性,人们在道上骑行、跑步或散步都很舒服。 两江新区金海湾滨江公园,同样是一个可供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该公园打造了16.7公里的慢行步道系统,并利用慢步道形成蓝线和绿线两条活动线。其中,蓝线是沿着江边的一条生态线,包括码头、亲水步道、水上活动等;绿线是穿梭于公园的一条活动路线。 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人们就可以在蓝线和绿线之间穿梭,尽情享受跑步健身、赏绿观花、骑自行车、江边玩沙、戏水、钓鱼等乐趣。 而在北碚区,一条滨江休闲带正呼之欲出。 “以前,这一带主要是小商小贩临时搭建的茶馆、麻将馆和小吃摊等,乌烟瘴气、垃圾遍地。”重庆市北碚新城(大学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管处处长文江泉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如今,这里正在蜕变成北碚滨江休闲带。 据介绍,北碚滨江休闲带位于北碚组团嘉陵江沿线,起于朝阳桥,止于金刚碑南侧,全长约4.5公里,涉及范围约1平方公里,总投资达约30亿元。目前,长约1.5公里滨江带状公园和南京路片区风貌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将在6月底正式开放。 “世界文明由水孕育,自古以来,城市往往依水而建,人们都喜欢择水而居。可以说,‘亲水’是人的本性。然而在以前,‘两江四岸’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亲水’公共空间太少,让市民见江难近江。”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院董事长兰京说,现在,相关区县纷纷打造滨江公园、步道、“亲水”平台等公共空间,正在逐步还江于民,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传承历史文脉,凝聚人文精神气息 南岸区选择“文化突围”让南滨路焕发生机。 近年来,包括周家湾别墅、合记堆店等文物建筑在内的米市街一期、弹子石老街、法国水师兵营旧址,经过修缮后陆续开街或重新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 2018年6月1日正式开街的弹子石老街,开街仅3天就吸引了55万人次的客流。当年国庆假期,弹子石老街又接待游客37.88万人次,成为继洪崖洞、磁器口、长江索道等之后,重庆又一热门景点。 与此同时,施光南大剧院、303剧场、先锋剧院、原·美术馆、国际马戏城等新的文化空间也在南滨路上聚集,让南滨路的文化产业迅速生长。 如今,南滨路的文化产业形态日益丰富,涵盖影视、戏剧、演艺和电子竞技等多个领域。 在“两江四岸”的其他区域,文化味儿也日益浓厚。 九滨路上,有我国最大的钢琴博物馆——黄桷坪钢琴博物馆。近300台“古董”钢琴静静地待在馆内,其中,有为德国皇后路易斯定制的价值1000万元的钢琴,克拉拉·舒曼终身使用的定制钢琴,也有陪伴贝多芬晚年失聪的钢琴…… 该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钢琴产于不同年份,年龄最大的已经200多岁。每一台钢琴,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纷至沓来——每一年,前来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人次。 长江边上的马桑溪古镇,整个街区临江而上,分为四级台阶,共有三街九巷。在这里,既可参观李竹山民居、马桑溪供销合作社等老建筑,也能欣赏马桑溪大桥、老成渝铁路、老码头等人类交通文明史景观。 据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开街以来,一年时间里,马桑溪古镇的游客接待量就超过了230万人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