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失控的直销:魔比佛多(3)

  这样的例子给了罗芹动力:“表姐家的孩子在上国际夏令营时,我儿子可能还在玩土。但是我奋斗十几年,等他大学毕业以后,可以直接有更高的起点。”

  不仅是无限极,完美、权健等不少公司都设立了类似制度,其中权健的福利奖项中写明,级别达到一定程度就奖励车子、房子,“所有待遇可重复享受并实行终身世袭”。

  一条通往不劳而获的大门似乎敞开了。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直销品牌都是围绕保健品做文章,这其实是个门槛很高的生意。但另一面,罗芹也意识到直销员门槛太低,只要消费498元,就能成为无限极的代理。参加几节课,就可以自己估摸着给人配保健品。但她对公司的产品信心满满。那几天感冒发作,罗芹却坚决不吃药,不仅如此,家里也几乎不再放常规的药品,就连儿子也是从小吃保健品。

  这不是个例,据澎湃新闻报道,1月16日下午,一位在今日头条认证为“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当事人田淑平”的网友曝出,其3岁女儿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陕西当地一位“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害、低血糖等病症。无限极称目前此事还在处理中。

  “直销难民”

  林亚飞的妻子2012年因为减肥接触到了康宝莱奶昔,随后频繁参加公司讲座、会议活动,一次参会回来之后,就告诉丈夫自己要成为康宝莱的经销商,这样就能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

  林亚飞的经济条件不错,在云南每个月有两三万的稳定收入,但妻子不满足,看到公司里一个特级经销商能拿20万的月薪,还能去迪拜、美国旅游,羡慕不已。

  随后,妻子一次性买了近6万块钱的产品,还动员朋友、家人一起购买,又把自己的房屋中介店铺改成了营养俱乐部。为达业绩,林亚飞看着妻子自掏腰包买产品,短短三个月,家里就堆了近20万元的产品。

  此后,妻子不听劝,继续加大投入,到了2014年春节,林亚飞才知道妻子已经花光了卡上60多万的积蓄。从林亚飞这里要不到钱,就低价卖了一套房子继续做康宝莱。

  卖房的钱也很快花光,妻子又开始以各种名义让林亚飞打钱,转了几次之后,看她还是没有回头的意思,林亚飞心灰意冷,最终决定不再打钱。

  离婚之后,林亚飞带着儿子搬了出去,直到现在,妻子从来没主动打电话给孩子。

  王素珍当初原本是为了女儿加入完美,但是8年下来,她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怀疑。

  女儿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在医院里总看不好,朋友就向王素珍推荐了完美的保健品,说是可以修复人体内不健康的细胞。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素珍开始让女儿吃保健品。一开始效果不错,女儿的免疫力增强了不少,五六千的保健品很快就吃完了。那期间丈夫生病去世,王素珍感到了经济上的压力,朋友建议她干脆加入进来做直销,这样既能赚钱,又能给女儿调理身体。

  2012年办卡之后,王素珍全身心投入到了完美,一直做到高级经理。到了2014年,她申请的专卖店终于审批下来,但由于所在的城市专卖店数量饱和,王素珍前往省会城市开拓市场。

  房租、柜台、装修,王素珍拿出了十几万元的积蓄投进去。一开始启动外地市场,销售额很快能上去,她还找来外甥女加入自己的团队。但很快,她就陷入到业绩压力中。当时专卖店每月的销售必须达到5万业绩才算合格,没多久,资金就周转不开了。每月5号报货时,为筹措货款,王素珍把积蓄和信用卡的钱都转进去,下个月再补窟窿。

  结果窟窿越来越大,王素珍不得已甚至去借了高利贷,确保每个月完成5万的业绩。在连续撑了20个月后,王素珍觉得自己陷入了无底洞,再加上女儿疾病复发,她关了门店回到家乡,如今手里还积压着三十多万的产品。“赚钱的话什么都好说,一旦赔钱,尊严、亲情都没有了。”

  “到最后人没人,钱没钱,自己信用也没了,当初喊口号,梦想有多大?制度是制度,但到了底层业务员那里,都想着赚钱,有几个能遵守规则?我们这行里,人财两空的难民太多了。”王素珍说。

  王素珍的店里,摆放保健品的柜台上贴着一张纸:保健品不代替药品。最初给女儿吃保健品时,身边人告诉她,吃四个月就会好,如今她意识到,在疾病和金钱面前,人都是盲目的。

  打算退出完美之后,王素珍买了十个天津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养生桶,这种桶号称能治疗42种疾病,售价3980元。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天津利隆并没有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目前在借用理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牌照开展直销活动。

  很难说,刚从一个坑里走出来的王素珍,是不是又踏进了另一个。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