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守望者”阮仪三 保住古建筑才能有乡愁(2)
时间:2019-07-11 10: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阮老说,幸运的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新绛古城的花园依然没有被破坏。1996年在确定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阮老想着古城只有被列入名单,才能保住。于是,他拿出了新绛大堂和绛守居园的资料,告诉评审专家们,“我说这是中国仅存的隋唐名园之城,一定要珍惜。” 千城一面何来乡愁? 尽管84岁的高龄,阮老依然走在保护古建筑的路上。“我现在不能出远门,就让学生去考察。对不被人发现的历史村镇展开调查,我在《中国城市规划杂志》上有一个专版《遗珠拾粹》,收集被遗忘村,第一期里面有100个历史村镇,我现在还在收集第二个100个,现在已经收集60多个了。每个月一期,一直做下去。如果缺钱,我就出钱,让学生的学生去做。 阮老指着墙上的牌匾说,他现在成立了“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从教育出发,让下一代人爱上古建筑,一代代传下去。 阮老的基金会,每年暑假都会在平遥和新绛以及贵州、金华等地举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夏令营”,旨在宣传对古建筑的义务保护工作。 如今,他的两个孙子也加入夏令营,成为了保护古建筑的一员。阮老希望他的后代以及学生的学生,一代代这样传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乡愁,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忘记故乡的味道。” 他一直强调的乡愁,首先就是建筑,“否则千城一面,哪里来的乡愁?” 阮老表示,现在的住宅没有历史性、文化性,尽管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把文化丢掉了。 “以前北京四合院,四幢房子组成一个院落,上有天下有地,要敬天畏地,要遵纪爱国,孝敬双亲,尊重老师,学习知识文化,四合院围起来阖家团聚;福建的土楼、安徽民居、广州的西关大屋、上海的石库门等,大家的感情都是通过住宅联络起来。” 对话 保护古城, 广东省潮州做得很好 广州日报:广东在保护古建筑方面做得怎么样? 阮仪三:我曾在广州开讲座,就是要呼唤岭南建筑。比如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流花宾馆以及中国大酒店等都设计得非常好,具有很丰富的岭南特色。所以广东的建筑首先要把握住岭南元素。 保护古城方面,广东做得最好的是潮州。潮州古城里没建高楼,而且义、兴、甲三条历史街区也保留下来了,经过整修,让居民也在里面居住,这就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延续,这里也没有变成历史商业街区,现在很舒服,很安静,很有岭南风格。 古代民居也需要保护 广州日报:你觉得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应该更好地保护民居吗? 阮仪三:在民居保护方面,我们国家做得不够,我们保护的都是名人故居等历史传统建筑。 对于民居的保护不是拿来做旅游陈列参观的,而是留存中华民族的精粹。为什么北京就是北京,福州是福州,西安是西安,广州是广州呢?因为以前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国的民居,蕴含着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我们要留存历史,保护历史风貌才是重要的,然而现在各地新建的住宅都一样,并没有中国特色,更没有地方特色。 广州日报:如果古城不发展旅游,建成居住为主的社区,古城还能发展吗? 阮仪三:保护古城的重要意义是留存优秀文化遗产,并把这个文化传下去。我们故宫难道光是给你看皇帝怎么过日子的吗?不,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封建社会的体制和统一大中国的形成。 广州日报:大家都说现在的古镇千篇一律,太商业化,就连街上卖的东西也差不多。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阮仪三:现在有些旅游景点都有这个问题。有的地方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同时低端的旅游产品充斥市场,相互抄袭模仿,同质化严重。还有更严重的是,有些地方把真东西都拆掉,建假古董。现在很多仿古建筑张冠李戴,这不仅是笑话,而且还错误地引导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歪曲了历史。 所以教育是很重要的,我现在每两周都有一次课,讲古建筑的保护,我希望人人都要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扬州的做法值得肯定 广州日报:现在仿古、仿欧的建筑越来越多,你觉得这样好吗? 阮仪三:我反对建设欧式建筑,也反对建设假古董。现在有些地方在建设中国传统建筑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学习,比如苏州和扬州。在扬州老城里有些居民拆了新房子建旧房子,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那种房子不好,于是拆了再建造古式的新房子。他们建了小花园,有假山,有池塘,有亭子,诗情画意就来了,变得更有文化气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泰达股份(000652)股吧
- 下一篇:《西游记》什么时候成了他六小龄童一个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