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资产超500亿的民营巨头 资金链崩了(2)
时间:2019-07-21 05: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其中,2019年年内将到期或回售的有“18精功SCP004”“16精功PPN002”“17精功02”“17精功03”“17精功04”“17精功05”“16精功PPN003”7只,合计30.5亿元。 7月17日,精功集团解释违约原因表示,2018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和去杠杆政策等影响,金融宏观环境发生大幅转变,普遍引发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也给公司总部的营运造成较大负面影响。2018年12月以来至7月16日,公司总部已连续兑付各类债券本息合计约36亿元,使总部层面流动性陷入紧张。 目前,精功集团已申请将“17精功债”“17精功02”“17精功03”“17精功04”“17精功05”从7月16日开始停牌。 “公司正在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并加强自身经营,抓紧拟定化解上述债务违约的方案,并与各债权人积极沟通,全力配合相关债券主承销商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精功集团方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精功集团的掌舵人:金良顺,在浙江绍兴的名气极大。早年曾一度登顶绍兴市首富,于2018年被推选为“40年40人”的代表之一。吴晓波曾评价金良顺是,六十年代小木匠,八十年代弄潮儿。
图片来源:浙商网 03、民企违约潮难平 “到处都是雷区,只希望踩小雷,而不是不踩雷。” 违约潮似乎有提前来临的迹象。 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91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高达492.9亿元。 事实上,类似精功集团这样,集团公司旗下控股上市公司,而集团公司出现违约的案例并不少见。此前亿阳集团、新光集团等,均是如此。 “集团公司出现问题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对于此类公司的债券,我们往往比较谨慎,相关各方都要关注。”某中型私募机构信评人士表示。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认为,一家民营上市企业的控股股东是非上市民企,控股股东由于投资、经营等问题出现流动性紧张,可能会通过关联方其他应收款项、分红、出售资产等形式掏空上市公司,将资金周转压力传导至子公司。集团调用资金的方式可能比较隐晦,但通常会有一些特征预兆:集团流动性紧张,甚至出现债务逾期,高股权质押比例、子公司本身经营不差却突发违约等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精功集团状况并不乐观,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质押比例均接近100%,且还存在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的情况。 “出问题的民企分两类,一类是身处夕阳行业,自身竞争力又不强,加上杠杆率高,自然会被优剩劣汰;另一类则是盲目多元扩张,资本运作胜过实际经营,这种民企需要不断扩大融资额,现在到了清算期。”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其看来,“虽然去年以来政策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但这两类民营企业都不应该是救助对象。而那些专注主业好好经营的民营企业,即使激进一点也还是活得好好的。” 资料显示 ,7月15日同时违约的4只债券的发行人在发行时主体评级均为AA+,相较而言,AA+等级及以上的债券违约仍占据少数。也是因此,关于民企债券违约的二级市场情绪再度点燃。 “到处都是雷区,我们只能希望踩小雷,而不是不踩雷。”前述私募机构人士表示,“我们现在还是配置上市公司民企,会精挑细选,预计中低等级信用债还要继续忍受信用分层的冲击。“ 04、违约潮提前来临? 已有91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近500亿! 违约似乎在加速,进入7月已经有9只债券违约,若将时间拉长至年初,债券违约数量则增至91只,涉及金额高达492.9亿元。 沪上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近日我们公司又对所持有的债券进行了一波‘排雷’,估计不止我们公司,应该整个行业近期情况差不多,违约事件不断增加。 从以往经验来看,年底往往是更加集中。现在要提前预防,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违约潮似乎有提前来临的迹象。 根据上清所的公告,7月15日共4只债券发生违约。 精功集团有限公司的“18精功SCP003”未按时兑付本息,这也是该公司首只违约债券; 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18亿元中票“15中城建MTN001”未按时兑付利息构成实质违约; 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进入重整程序,无法按时兑付“17胜通MTN001”利息;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17康得新MTN002”也同样没有按时兑付利息而发生违约。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生违约的主体均是民营企业,部分还曾是当地民营企业的龙头,行业仍然集中在化工。 05、市场为何频频爆雷? 过去两年的数据来看,违约的高峰集中在四季度。 比如,2018年四季度违约债券为60只,违约金额为418.07亿元;2017年四季度违约债券为10只,违约金额69.29亿元,均为当年最高。 “按照过去两年的经验,目前爆雷事件还没有到高潮,防风险仍然任重道远。”张林表示。 近几年一直表现较好的房地产行业也加入了违约大军。安徽第一大房企国购投资今年就有多只债券违约。 违约潮让债券发行变得异常艰难,今年有321只债券取消或者推迟发行,涉及金额2360.61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