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文脉同国脉相连(新中国发展面对面④)(3)

  价值灯塔定航标,时代新风润神州。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从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到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到入法入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亿万人民以实际行动印证“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是一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过程。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把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之中,充分发挥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作用,潜移默化地增进人们认同并自觉践行。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是重点,必须发挥好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践行者。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949年9月底,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同志充满自信地预见:“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70年过去了,这个预见正在逐渐变为现实,我们迎来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富强,总是以文化繁荣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前进的征途上,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但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有时十分尖锐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理论上把牢“定盘星”,在导向上握稳“方向盘”,在制度上种好“责任田”,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华民族自古就以重视礼仪著称于世,道德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流淌了数千年。看看今天的中国,无论是人们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遵法守规意识、敬业进取精神的大大增强,还是见义勇为者、扶贫济困者、志愿服务者的竞相涌现,都昭示着社会道德的进步,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但社会道德进步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直线的,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实效性,通过加强道德教化、注重实践养成、治理突出问题等措施,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积聚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电视剧和图书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高居世界第二。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国产电影产量为1082部,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312.46万场,国内观众达13.76亿人次,总收入达366.73亿元。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坚持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回望新中国70年壮丽征程,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奏出了响亮的时代强音,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民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图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文化篇章,把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呈现给世界。

  延伸阅读

  1.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求是》2019年第8期。

  2.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

  3.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年第12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6日 07 版)

(责编:冯粒、袁勃)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