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逐夢江蘇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時代答卷(3)
时间:2019-08-06 20: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踐行新發展理念,江蘇以創新驅動、開放引領為支撐,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重大機遇,聚合全球創新資源,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步伐堅定,計日程功。
在南京市物聯網機器人分撥中心,分撥機器人正在進行包裹分撥展示(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沒有文化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江蘇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文明素養,涵養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人文氣質,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鉤沉歷史,以文固基。大運河成功申遺5年來,江蘇沿線城市對運河文化再研究、價值再發現、內涵再提升,不斷為這條承載著華夏文化基因的大動脈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無人機拍攝的揚州三灣運河公園周邊的古運河景色(6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這是6月12日無人機拍攝的大運河無錫段的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夜景。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6月12日在蘇州市吳江區拍攝的京杭大運河,過往船隻在河道內行駛(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薪火相傳、古為今用,記錄了中國歷史文化厚重、壯美、輝煌的大運河,在新時代重獲新生,正成為江蘇邁向復興征程的文化動力。 書店藏著一座城市的氣蘊。當夜幕降臨,遍布揚州城區的數十家24小時城市書房,吸引人們駐足停留,成為繁忙都市的心靈驛站。
江蘇省揚州市運河三灣風景區,游人在揚州市圖書館和景區共建的城市書屋內閱讀(2018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昆山精神、華西精神、“四千四萬”精神、張家港精神、“開山島”精神……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代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涵養出特有的“江蘇氣質”:像長江一樣奔騰不息、勇往直前,像大運河一樣不舍晝夜、負重前行,像太湖一樣沉靜內斂、毓秀雋永,像大海一樣胸襟博大、開放包容。
王繼才夫婦在開山島的最東邊舉行向國旗敬禮儀式(2017年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不忘初心使命,江蘇正在凝聚決勝的精神動力,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蘇州市吳江區開弦弓村村民在小院內開茶會,喝茶話事、交流見聞(2018年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學恩來,踐初心,就是要自覺以周總理為榜樣,用恩來精神詮釋責任、砥礪自我、引領航向,用‘辛勤指數’換取人民的‘滿意指數’。”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孫曉燕說。
幾名黨員干部在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參觀學習(2015年6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在可知可感的民生實事上苦下功夫,使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發展的溫度和進步,成為江蘇各地的發力方向。 決勝階段最為關鍵,沖鋒時刻愈顯奮勇—— 低調務實不張揚,擼起袖子加油干。江蘇上下擰成一股繩、立下愚公志:決勝全面小康,江蘇不僅要率先建成,而且要高水平建成!(陳剛、季春鵬) (責編:孟二波、張鑫)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