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沃野织锦绣!春天来山东 看乡村振兴的故事(3)
时间:2019-08-12 14: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018年7月,山东出台美丽村居建设“四一三”行动推进方案,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胶东、鲁中、鲁西南、鲁西北4大风貌区和沿海、沿河、沿路等10条风貌带,打造300个省级美丽村居建设试点。一整套的政策制度和路径方式,为全国提供了富有生机活力的乡村振兴山东方案。 去年底,长岛县北长山岛店子村居民任秀梅迎来了自己的“事业转型期”。放弃了从事多年的育苗场,她开始做起了渔家乐的老板。她回忆,以前长岛一些靠近海岸的居民围海盖房,建起了一个个海参、鲍鱼育苗场和圈养池。因育苗场需要用高锰酸钾和盐酸进行消毒,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排大海,造成的污染触目惊心,“只要有育保苗场的地方,沿海的海草、海菜用不了几年就会绝迹”。 算大账,算长远账,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投资11亿元,拆除南北长山岛海岸线破旧建筑和育保苗场54万平方米,恢复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20多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域自然岸线占比达到85%以上。山林植被的恢复,也让长岛333种鸟类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就像一条“金扁担”。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山东致力于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让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2018年,山东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6.7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 室外严寒刺骨,屋内春意盎然。2月24日,泗水县尹家楼村村民吴同元家温暖如春,“驱寒秘方”来自家里的生物质炉具。这种看起来与传统煤炉很相似的炉具用起来不飘黑烟,玉米秸秆炭的燃烧也没有刺鼻的气味。 “早几年秸秆在地里直接都烧了,这几年不允许烧,还田又造成第二年病虫害比较多。现在镇上建了秸秆收储加工中心,补贴完之后,一吨秸秆换一吨秸秆炭。”吴同元说,在收储加工中心,秸秆炭能换也能买,虽然热值只有煤炭一半,但购买价格只相当于煤炭的五分之一,并且非常环保。 生活美、家园好,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产权清、头羊强、雁归乡,农村的人气活力旺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收入。要持续推进农民致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场硬仗必须打赢。 1月24日一早,昌乐县经济开发区四图村72岁的冯月英如期领到2400元的分红。集体“大红包”缘何而来?冯月英把自己的股权证递给记者,这个印有家庭信息和股权记录的小本清晰记录着连续四年的每一笔分红:得益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冯月英家现在有4份股权,每股可获经营性资产38604.42元、资源性资产49.35平方米。 在昌乐县的集体资产信息化系统中,四图村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情况,以及每一笔开支和财务往来都一目了然。“原先,村民不知道俺村有多少资产,改制后,村集体资产权属清晰了。下一步,俺们的股份还能到农商银行质押贷款呢!”已经干了23年的村会计王建国说,改革后,四图村有了发展的底气,今年村里计划租赁或修建沿街房屋,以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眼下的齐鲁大地,菜农成老板、农民成股东的故事屡见不鲜。去年,山东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单位。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同时,在17个县(市、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1534个,实现交易199.6亿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清产核资、确权到户、股份合作唤醒沉睡的资产,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寸土变寸金的华丽转身,更激发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热情。这让山东更深刻地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关键举措。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得看“头羊”。时下,无棣县双堠村香菇大棚群里机声隆隆,人忙车欢,两个大型香菇气调库正在加紧施工,投用后可储存50个大棚的香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传统农业村,在新一届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建起1个村集体种植专业合作社和2家村办企业,村集体从负债30万元一跃成为拥有固定资产700万元的小康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