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管虎谈《革命者》:李大钊的一生,常规叙事满足不了

  专访|管虎谈《革命者》:李大钊的一生,常规叙事满足不了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7月1日上映的《革命者》,是关于李大钊的电影,也是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点影片。不同于传统的人物传记片的叙述方式,也与印象中常规的主旋律电影极为不同,导演徐展雄带着全新的视角,为影片赋予极为浪漫的理想主义光环和色彩。

  在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诗意镜头下,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们为救国救民上下求索的激昂征途,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的视角中得以展现。

  作为首部聚焦李大钊个人革命踪迹的传记影片,电影《革命者》在注重刻画李大钊作为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崇高形象的同时,更为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注入更具烟火气,更有人情味的银幕灵魂。

  《革命者》的英文名是“The Pioneer”,这部表现100年前“先锋者”事迹的电影,在视听语言上也作出了相应的“先锋”尝试,恰似一种从形式到主题的统一。

  作为近些年操刀多部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题材、宏大场面具有丰富创作经验和独到掌控力的导演,《革命者》的监制管虎也表达了这次在这类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上进一步探索的野心。总制片人梁静在首映礼上表示,“希望在主旋律创作当中能有艺术上精湛的进步,希望未来的主旋律电影能更多为观众们接受,这是我们的课题,这次也是一次试验。希望我们这个进取、这个试验是成功的。”

  影片上映前,监制管虎接受澎湃新闻的专访,谈到对李大钊和那段激扬理想的“觉醒年代”的理解,以及用电影独有的视听手段引领观众感受信仰力量的艺术理念。

  【对话】

  把视角“降下来”,从普通人的侧面平视李大钊

  澎湃新闻:创作过程里剧本有了很大的修改,可以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吗?

  管虎:原本就是一个常规的人物传记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一些事件去讲一个人物。但是我们认为,这条路对李大钊先生这一生来说不足够,常规叙事满足不了,所以我们马上改弦更张,换另一种方向。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完善我们的剧本,我觉得是上天眷顾,让我们走另一条路。

  澎湃新闻:这次要发掘李大钊的史料的时候,有哪些意外或者是震动的新发现,最后是体现在了电影里的?

  管虎:如果真的钻研到细节里,会发现很多原来不太为人所知的事,比如说守常先生其实有个女儿,三岁的时候去世了,他当时在莫斯科没有见到这个女儿。我们一度甚至尝试用死去的女儿视角来写这个剧本,但后来觉得过于虚幻,所以就把这个想法去掉,类似这样的尝试在这个过程里经历了很多。

  具体到电影里边,我们把一些“贩夫走卒”、“邻家大叔”式的东西,尽量多地按我们了解到的细节明确了,比如说白客演小偷,这样的一些交集,或者有一些李大钊对儿女的感情,也把它落实了。这些是非常小的细节,过往的宏大叙事里不太涉及到。

  澎湃新闻:近年来,你一直致力于做以人物为中心的电影,这次这样不同以往的“散点透视”的叙述方式给人物形象的树立打开一个什么样的新空间?

  管虎: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这件事完成以后,守常先生整个人栩栩如生的在我面前了,以前他可能是停留在课本上,或者是大家从上一辈人那里得知的一个历史人物,但现在这个是真实的一个人了。

  而且这次新经验确实对我帮助也挺大的,等于我们用一个比较浓缩的社会缩影,将上至首脑下至平民不同阶层的人物对一个人不同侧面的感受和反馈展现出来。这样的叙事角度,对我们后边的创作都有帮助。它更能比较“完美”地写一个人。过往人物传记片基本上是上帝视角,是全景观的,这个时候我们把看待一个人的角度整个降下来,用普通人的平视角度来看他,这种尝试是很有益的。

  澎湃新闻:和原来停留在书上的印象相比,这此电影拍摄完后对李大钊新的理解主要发生在哪方面?

  管虎:我们这个片子的英文名叫“The Pioneer”,先锋者。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吧,这样的先锋者就会成为大家崇拜的人。这样回想到那个年代,李大钊先生无疑也会成为我的一个偶像。他是先锋者,那我是不是敢于抛家舍业去追寻他?现在拍完这个电影,可以肯定地说,我是想要敢于的。我觉得这个角度上,这种感染力和冲击力,是课本里给不了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