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不瞒你说,我恨透了大学里的好日子”(2)

据调查,2018年的应届毕业生中,48.20%的人认为就业“有难度”,虽然比起上一年数据已经有所下降,但对于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感觉轻松一点点。

由此,也不难理解愈发引人担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项针对139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2014-2015年间,学校招收的学生人数比2009-2010仅增加了5%,到咨询中心预约的学生比例却上涨了30%。

给学生合理增负,更需要的是合理引导,从源头把控这“负担”的含金量。

2

增负不止针对学生

大学课程质量更需要升级

提出“增负”,是为了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改变不尽如人意的大学现状。

而当下的困境绝不仅仅是因为学生个人的问题,不能忽视的,还有背后的大学环境和社会背景。

从被动学习的中学生状态进入大学,心理与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这种“破坏与冲突”,需要通过教育来弥合。

英国教育学家汤因比曾提出“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类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与“战争冲突”这两项灾难,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天津某高校学生说,选择选修课,她更关注好不好过、给分高不高、老师点不点名。

“不瞒你说,我恨透了大学里的好日子”

“科学通史’平时不点名,考试划重点,分数还好;‘体育欣赏’节节点名,上课看电影,期末交论文……”

为了逃避压力,能“选而不修”就是好课,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学是否不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机会?

一方面,很多大学老师在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的双重压力下,专心学术,落下了教学,认为发表论文来打响知名度的直接回报率更高;另一方面,老师的素质本就参差不齐,真正的大师凤毛麟角。

早些年某大学教授因朋友女儿选择填报北大历史系而公开表示遗憾,认为“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他认为,没能带来实际效益的历史专业,是不值得读的

产学研的严重脱节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也逼得学生同样唯“利”是图、唯“用”是图。

浑浑噩噩地读过了大学四年,出来却发现找不到工作,所谓“毕业即失业”,只能在家待业啃老;不想当啃老族的学生只能千方百计修炼技能,对一些没有对就业有帮助的“水课”也就提不起兴趣。

不过“水课”的概念本身,也带着功利的气息。觉得只有“有用”的课才是值得上的,“六十分万岁,六十一浪费”“期末佛脚抱一抱,平时随便搞一搞”,期末突击就能拿高分,平时更不愿意学习。上课玩手机、逃课出游成本太低,也就成了放松懒惰的诱因。

以前金榜题名是鱼跃龙门、改写命运、获得金饭碗的宝贵机会;取消统一分配后,日益白热化的强竞争压力导致大学和师生都纷纷跳入了功利化的怪圈。功利化不仅影响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研发,也影响了大学精神的坚守和人文素养的沉淀。

一个没有灵魂的卓越“精英”,本质也只是“优秀的绵羊”。

这样一来二去,从上到下的“躲避负担”,让大学普遍成了划水之地,而非治学之处。

3

对大学生活认知与态度的培养

被动增负远远不够

如果说要让学生更多地学习、甚至爱上学习,至少应该先更加明确,大学生要为了什么而学习。

德国作家雅思贝尔斯曾在《大学之理念》写,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此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一目的蔑视一切想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

最残忍的感叹,莫过于“大学还在,读书人却没有了”。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

每每讨论到大学的困境,钱理群教授的这句话都要被拿出来反复琢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