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7)
时间:2019-02-27 05: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卷之十:宋文,录欧阳修、三苏文章 篇次篇目作者名句备注一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二 《送杨寘序》 欧阳修 三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四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五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六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七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八 《秋声赋》 欧阳修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九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十 《泷冈阡表》 欧阳修 “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 十一 《管仲论》 苏洵 十二 《辨奸论》 苏洵 十三 《心术》 苏洵 十四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 十五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十六 《范增论》 苏轼 十七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十八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十九 《鼂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卷十一 宋文 卷之十一:宋文,录苏轼、曾巩、王安石等人文章 篇次篇目作者名句备注一 《上梅直讲书》 苏轼 二 《喜雨亭记》 苏轼 三 《凌虚台记》 苏轼 四 《超然台记》 苏轼 五 《放鹤亭记》 苏轼 六 《石钟山记》 苏轼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七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 八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轼 九 《前赤壁赋》 苏轼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