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8)
时间:2019-02-27 05: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十 《后赤壁赋》 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十一 《三槐堂铭》 苏轼 十二 《方山子传》 苏轼 十三 《六国论》 苏辙 十四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十五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十六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十七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十八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十九 《同学一首别子固》 王安石 二十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于是予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二十一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王安石 卷十二 明文 卷之十二:明文,录方孝孺、归有光等人文章 篇次篇目作者名句备注一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二 《阅江楼记》 宋濂 三 《司马季主论卜》 刘基 四 《卖柑者言》 刘基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五 《深虑论》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六 《豫让论》 方孝孺 七 《亲政篇》 王鏊 八 《尊经阁记》 王守仁 九 《象祠记》 王守仁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十 《瘗旅文》 王守仁 十一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十二 《报刘一丈书》 宗臣 十三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十四 《沧浪亭记》 归有光 十五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十六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十七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十八 《五人墓碑记》 张溥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