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作文】“重读长辈这部书”习作三篇及点评(4)
时间:2019-03-05 15: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首先,该作文题为了减轻学生的审题压力,以“重读长辈这部书”为切入点,命题人给考生提供了启发学生思维的写作角度:“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这样,考生可以在此引导语的启发下,充分调动自己与长辈的生活经验,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角度来写,既可以写自己读出的正面体悟:如事理、传统、时代的印记等,也可以读出他们的“思想落后面”以及他们与自己的矛盾、分歧、代沟等,而且要想写得深刻,就应该要进行思辨性地阐发,可见该作文命题写作角度多元,具有开放性,很好地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与长辈们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并“以小见大”地发掘出具有一定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再者,人生就是一本书,阅读长辈,既能从中汲取人生的营养与智慧,也是以长辈为镜子,进行反思自我与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这也体现了该命题“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可见该作文命题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需要提醒的是,在文体的选择上,天津卷特别强调“文体特征鲜明”,所以所谓“文体不限”并不是想写成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而是应该根据你所要写的内容,选择适合这一内容的文体来写,而且一旦选定写某种适合内容要求及自己特长的文体后就要按照既定文体要求,力求写成这一文体,切忌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央广网天津6月7日消息(记者陈庆滨)今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展开写作。该作文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对过去生活重新发掘、重新梳理,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人伦关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而“重读长辈”是一种致敬,也是一种反思。长辈们阅历丰富,成熟睿智,但难免有时代和个人局限,年青一代思想敏锐,趋时逐新,却有可能对传统认识不足,“重读”会带来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继承和超越。这一代考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甚至不少考生的父母、老师也是独生子女,这一成长环境使考生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长幼关系,“重读”也因此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思想意义。 今年的天津卷作文以考生为本位,文化意蕴深厚,思辨色彩鲜明,平实中显大气,平易处见深刻。某中学一线教师认为,作文题立意角度较为丰富,各层次考生都能够找到发挥空间。考生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也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长辈为镜鉴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从我的视角观照长辈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