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上海”系列报道(5)
时间:2019-03-09 01: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2007年4月9日,习近平刚到上海担任市委书记不久,就来到世博会建设现场,调研世博会筹办情况,参观世博园区规划的沙盘,在高处俯瞰园区建设现场。 “座谈中,习书记言简意赅,但每一点要求都让在场者印象深刻。开门见山,他就指出要动员全市人民、携手长三角、举全国之力开门办博,从而体现新时期的上海城市精神。”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回忆道。 中国国家馆建设是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中的一件大事。2007年8月,上海市委的一次专题会上专门研究了中国馆的主题演绎方案。 习近平对当时提出的“城市发展中的中国智慧”这一中国馆主题表示肯定。他补充说,“中国智慧”要体现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比如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智若愚、大音希声,这些“中国智慧”,若体现出来,会很有意思。 习近平表示,从包容性看,改造、融合、兼收并蓄,都是“中国智慧”的特点。要通过中国馆的舞台,借鉴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将东方的智慧,变成世界的智慧。 “习书记的话点燃了大家的思想火花。”洪浩介绍,习近平对“中国智慧”的诠释,不仅融入到后来中国馆布展中,更融入到世博会举办和上海城市发展之中,并让人们对“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07年,上海的另一件大事是筹办特奥会。两段“特奥记忆”让时任杨浦区区委书记陈安杰至今难忘。 第一幕是习近平到杨浦区殷行街道调研,其中一个点就是街道的“阳光之家”。智力障碍人士在此为上海制皂厂包装肥皂,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家庭减轻负担。“习书记对 ‘阳光之家’高度肯定,他评价说,这件事做得好,上海做在了全国的前面。” 第二幕是特奥会举办前夕,习近平查看位于杨浦区的江湾体育场,特奥会闭幕式在此举行。在现场,习近平嘱咐要把特奥会办出上海水平、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同时反复强调:安全第一,上海责任重大,一定要照顾好来自全世界的特奥运动员。 江湾体育场有80多年历史,设施比较陈旧,组织方特地在水泥看台上安装了座椅。考察时,习近平走上看台,用手拍一拍,检查座椅牢不牢;走到出入口,看看通道是否方便;又特别强调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他说两万多名运动员都是不一样的孩子,必须要考虑周全一些。 10月11日,习近平从北京赶回上海参加特奥会闭幕式。临走时他还特意回过身来叮嘱组织方:天黑了,孩子们还在那儿,大巴车的导向指示一定要醒目、清楚,不要让孩子们走错了。 通过特奥会,推动全社会对智障人士的关爱,推动上海社会福利、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是习近平十分关注的问题。习近平到上海工作后不久,就听取了关于特奥会筹备工作的专题汇报,听到将以奥运、残奥的规格筹办特奥会时,他很高兴,一方面非常赞赏特奥会平等包容的理念,另一方面指出上海一定要肩负光荣使命,办好特奥会。 根据习近平要求,上海借助特奥会举办,在2007年掀起了专为智障人士服务的“阳光之家”建设高潮,最终“阳光之家”在上海每个街道实现全覆盖;在松江区还建成了大规模的上海阳光康复中心。 “到了今天,回过头看,2007年特奥会的高潮早已过去,但在这座城市中留下了硬件,更升华了城市的精神。”时任上海特奥会主席施德容说。 在上海市民印象中,当年提出的上海城市精神,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影相伴:上海进行了“全城总动员”,组建了一支规模4万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都穿着橙黄色衣服,汇成了一股“橙色暖流”。 这次特奥会的志愿者工作以及筹办经验,成为后来上海乃至全国举行大型活动的宝贵财富。 2007年4月18日,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全委会时,就曾指出,上海办特奥、迎世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极好机会。 习近平还指出,利用重大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他要求,必须从细微之处着手,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使广大群众自觉摒弃有碍观瞻、有损形象、有悖科学、有害健康的陋习,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特奥会、世博会早已相继落幕,但重温这一理念和要求,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习书记在上海时提炼的16字城市精神,对上海来说,真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朱匡宇翻开他的工作本回忆道,当时习近平针对城市精神有过一段精辟的诠释,自己特地抄下来时常翻看:“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坚定地在国家战略下思考行动。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上海的发展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拼多多辟谣鼓励刷单:电子面单有望解决虚假发货
- 下一篇:魔王イリスの逆袭游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