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训练之 “有这样一种声音”写作指导(刘倩)(2)
时间:2019-03-10 20: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①关键词“声音”的替换不当。将“声音”等同于“话语”,将一种声音写成一句话;或者直接将父母亲人的行为当成声音,变换了声音的性质。 ②从反面立意,写丑陋的声音,如看客的声音、鬼子的枪炮声,写这样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冷漠、社会的黑暗什么的。 ③行文有几种声音,如写了老师的鼓励之声、妈妈关爱之声、同学友爱之声,且又未能在最后收束成一种声音,属于审题不当。 ④舍弃自己熟悉的生活立意,选择一些抽象的、看起来高大上的角度立意,使文章显得假大空或者言之无物,如中国的声音,感恩之声、诚信之声。 ⑤不会扣题点题,虽是记叙文,写的是故事或事情,但应该有一个主旨,在行文的过程中或明点或暗扣主旨,关键词至少在文中有所体现。 ⑥文体意识不明。作文题明确规定是写记叙文,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写的是议论文或说理抒情散文。 ⑦主旨牵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写作者一定要上升到诚信、感恩、初心的主题,扣不到“声音”,强行扣题,通过结尾的议论硬性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拉在一起。 ⑧详略的安排不当。文章前后比例失衡,前面写了好多跟“声音”无关的东西,最后匆忙写“声音”,草草了事。 ⑨另外,还有文面不佳、字太小、写作低幼化、逻辑不严密、抄袭阅读文等问题,这里就不一而足了。 四、教学建议: 1.记叙文的写作要注意记叙文的文体特征,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2.强调记叙文仍然需要一个主旨,中心明确,行文过程中需要明点或暗扣主旨。 3.记叙文选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来写作,写出真情实感。 4.注意整体构思。选取的材料与主旨有关的多写,无关的少些或不写。 5.注意记叙手法的灵活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的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特别是细节描写。 7.不写套作,不抄袭文章,包括抄袭试卷前面的散文阅读和抄袭小说电影的整体构思。 8.注意文面的整洁和字迹的清晰工整,字也需大小适中。 五、优秀作文展示及点评 有这样一种声音 2021届高一考生 有这样一种声音,虽苍老却能让我深受感动;有这样一种声音,虽沙哑却能予我源源动力;有这样一种声音,虽苦涩却让我甜意满怀。这种声音便是我爷爷的声音。 爷爷年岁已高,他那阅尽世事的眼上就是岁月悄悄刻下的皱纹,他那稀松的黑发中夹着白如雪的丝。然而最让我深刻的是他的声音。那种声音,如百年古松般沧桑,却又透出几分白杨般的有力;那种声音,如远雾重峦般深远,却又显出几许清风的爽朗;那种声音,如初尝浓茶般苦涩,却又浸出几丝甜意。 那是中考前的一个深夜,我挑灯夜战,心中是自己愚笨的苦闷以及对作业多的抱怨,不经意间,房门被轻轻推开,我循声望去,是那满脸关切的爷爷。他用苍老的声音缓缓说道:“孙儿啊,别学这么晚了。身体重要啊……”这声音,有如古树般,虽然苍老但给人一种归宿感、安全感,还有那历经风霜后的淡然从容,我那苦闷迷茫的心被这样一种声音感染了。对啊,学习努力也要兼顾好身体啊!我可以放弃挑灯夜战恶补知识,但我不能辜负爷爷对我的关心,不能无视拒绝深深蕴含在这种苍老声音中深沉的关怀!我同爷爷道了晚安,安然入睡。 还有那个下午,我准备坐车去远方读书。临行前,爷爷拉住我,用他那略有些沙哑的苦涩的声音说:“孙啊,此一去不知何时能再看见你,你可要好好读书,不负爷爷的期望!”这苦涩的声音就如初入口的红茶般让人难受,尤其用这种声音道别,那是何等让人伤心。我愣了几分钟后突然从这话中读出了爷爷这沙哑的声音中包含的殷切期望,像那口苦苦的红茶,细细品后竟浸润出一种沁人心脾的甜,甜入我的心。这种声音初听时很苦,但只是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如今细细回想这种藏着年迈老人对远游求学的孩子无限期望的声音,我心已是甜开了花。 后来,明月圆满,我回了家过中秋节。晚饭时,爷爷听我述说着在校的种种美好经历,以他独有的沙哑苍老声音笑了出来。那声音,就像沙涩干涸的地上淌过一条清水,又如雾浓谷深中吹过一阵清风,是那么令人欣喜,是那么让人幸福。这种声音,是终于盼到我归家后爷爷内心的快乐与幸福的最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