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二集:天下为公行大道(4)
时间:2019-03-12 03: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老师好,主持人好!我是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姜卓君,那么我个人也是非常喜欢旅行。听过您也去过非常多的非洲的不同的国家,那您最喜欢哪一个国家,那您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玲: 最喜欢肯定是坦桑尼亚,因为实际上那是我们度蜜月的地方,所以我现在已经去了四次坦桑尼亚,每次在那儿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且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大草原是据说80%的《动物世界》拍摄地,我们特别喜欢动物,那大迁徙的大多数的时候也是发生在坦桑尼亚。 主持人康辉: 谢谢。听了李玲一家人和非洲的故事之后,其实我们会有很多的感触。我们会想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真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人民之间的交往就是国家之间交往的一面镜子。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请今天这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来为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场外交好戏连连,精彩不断: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博鳌亚洲论坛以及2018年6月份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敞开胸怀、广交天下朋友的最好证明。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在当今世界,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正是在体现中国的方案。那么在中国与世界交流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怎么样的理念呢?习近平主席又是如何论述的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中国古代圣贤孟子说:“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主持人康辉: 刚才的这一段话是2016年1月21号,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其中的一部分。在那次演讲当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愿意同阿拉伯国家,共同开创美好未来这样的立场。在讲话当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孟子的那一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那么什么是“天下之正位”,什么又是“天下之大道”呢?我们现在请康震老师,为大家做讲解。 经典释义人康震: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这两句话有一个背景,在当时,与孟子同一时代,有一个人叫景春,他是所谓“纵横家”的信徒,他跟孟子探讨关于大丈夫的问题。那么在景春看来,当时所谓公孙衍和张仪等人,这些纵横家,他们便是大丈夫。他们只要发怒,天下就动荡;他们只要平静,天下就安宁。那么孟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孟子认为,这些人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他指出,真正的大丈夫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这一段对于大丈夫的论述,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的确确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对于那些行光明正大之道的大丈夫的歌颂。 孟子的这个大丈夫的理论、大丈夫的气节,也成为我们现在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形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像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我们不搞代理人,我们也不谋求填补某些所谓的“空白”;我们愿意跟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互利共赢;我们愿意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得大家在互利共赢、彼此互信的前提基础上,共建世界美好家园。我想,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的自信、制度的自信、理论的自信、道路的自信。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 谢谢康震老师的讲解。现在整个国际的格局在进行着大调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我们要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必须要把握准确当前的国际趋势。在前不久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 那么换句话说,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之下,我们更需要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好,接下来我们还是把时间交给王杰教授,请他来为大家做思想解读。 思想解读人王杰: 下面我谈第二个问题,“一带一路”。咱们中国文化历来追求美美与共、计利当计天下利、合作共赢的外交目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做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才能够收到1+1大于2的效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