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皇帝在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即位。宝应元年七月群臣上尊号“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崩于长安宫中紫宸之内殿。年五十四岁。在帝位十八年,当年十月葬于元陵,在京兆富平县。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在位期间年号有三,一为广德,二为永泰,三为大历。
代宗皇帝的一生,不仅在政治舞台上角逐得胜,在动乱中平判御边,搏击疆场有功,削除专权跋扈的宦官,剪除专擅朝政的权臣,巩固帝位,乱后求治,罪已安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多所改革,颇见成效,而且在生活上多情,颇具有几分浪漫色彩,并以多情的天子著称于唐代诸帝,他的多情表现在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多层次,多方位的。
唐代宗素以宽厚仁孝著称于世,对于有养育之恩的祖父,父亲,舅父等,生前尽孝道,死后永怀念,可谓亲情笃厚
上元末年,宦官李辅国与张皇后合谋迁太上皇玄宗于西内,太上皇大为气恼,不久病重。当时,肃宗虽泫然泣下,对父皇深表同情,但无可奈何,自己亦因怏怏不乐而身染重病,当时身为太子的代宗,其太子之位面临着严重威胁,自己的前途末卜,但他不顾张皇后,李辅国的淫威,不分黑夜,白天往来奔跑于两宫,侍奉于祖父。父亲病床之侧,躬身药膳,衣不解带者久之。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太上皇崩于神龙殿,肃宗因父皇突然去世,哀慕至极,病情突然加剧,肃宗在病塌之上,命太子承监国,他悲凄流涕从之,张皇后如召其入宫,想图谋联手铲除李辅国。他以父皇病危,经不起震惊,哭泣着婉言拒绝。张皇后便与越王李系密谋于玄武门设伏兵,搞政变,张皇后假以肃宗之命急如太子入宫,予以加害。代宗虽然已得李辅国的密报,深知自己面临的险境,但仍坚持前往宫内应诏,以尽孝道,并说;“主上疾召我,我岂可畏死而不赴乎?!”代宗即位后,对张皇后与李辅国耿耿于怀,因为李辅国和程元振手握禁军,代宗表面尊礼,而内心实欲除之,以报祖父,父亲报害之仇。宝应元年,十月,代宗利用李辅国,程元振两大宦官争权的矛盾,夜间派一名有忠义之勇的武士,窃杀李辅国之首级和一臂而去。代宗将李辅国的另一臂送至泰陵,祭奠祖父,以慰亡灵。
代宗于宝应元年,五月十九日追尊生母吴氏为皇太后,广德元年,正月,代宗接受郭子仪等上表,追谥吴太后这章敬皇后,合葬于肃宗建陵。
大历二年,七月,鱼朝恩投代宗怀念生母所好,在长安通公门外,大兴土木,费逾万亿,兴修章敬寺,主持剃度僧尼千人,以示心诚。七月,代宗从禁内出盂兰赐章敬寺,以求超度亡母,脱离倒悬之苦。
宝应二年,代宗追赠外祖父吴令桂为太尉,任命吴令桂母北,宣城令吴令瑶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家令,封濮阳郡公,吴令桂另一母弟,中郎将吴令瑜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谕德,济阳郡公,封元舅,盛王府录事参军吴溆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濮阳郡公,后迁鸿胪少卿,金吾将军。代宗另一舅父吴溱与吴溆同日开府,授太子詹事,俱封濮阳郡公。吴溱以兄弟三品,乞授卑官,代宗仍以吴溱为检校太子宾客,兼太子家令,充十王宅使,累转至金吾大将军,因吴溱小心谨慎,智识周敏,特承顾问,殊见委信,经常衔命抚慰方镇骄兵强将,元载舞权弄智,代宗欲绳之以法,恐左右泄露,唯与吴溱密谋图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