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孟令强
孩子的降生,带来了困难,当然也带来了欢乐。
而作为“大孩子”的80后,也在跟着孩子一起成长:他们从孩子身上,读到了责任,也读出了父母的艰辛。知道拼搏了,也知道省钱了,再听到父母的数落时不再那么犟了。“自我”、“轻率”、“稚嫩”……因为孩子,这些标签慢慢从80后身上脱落。如破茧成蝶一般,他们开始成熟。
孩子出生半年,当爹的还没见着
人物:马伟(化名) 年龄:28岁
职业:建筑公司职员
2010年,马伟大学毕业,那年,他25岁。
工作倒是不难找,大四第二学期,他就被一个建筑公司签下;找“媳妇”也不是问题,高中一个同学喜欢他,在大学里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毕业后,两个人开始同居,女朋友偶然有了身孕。“没想这么早要孩子。”马伟说。按照他的计划,在上海历练两年就回河南,之后再要孩子,突然变化的情况,让他有点手足无措。不过,他没有犹豫,决定结婚,并在春节前举行了婚礼,“我和老婆商量,既然有了,就不能不要,要不太不负责了。”
甜蜜的日子刚刚开始,一个问题摆在了小夫妻面前:妻子在河南工作,而他不得不继续去上海。“有了孩子,不得不拼啊,守在家里是好,孩子以后的花费怎么办?”马伟说。
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放心,他还是去了上海。担心妻子出意外,他让妻子辞了工作,在老家待产。马伟的孩子在2011年夏天出生了,是个大胖小子。孩子出生的时候,马伟还在上海,“心里急啊,但项目上没人,我也回不去。”
之后,他又被公司派到澳门,这一走,就将近半年,“每天都打好几个电话。惭愧啊,孩子出生半年了,自己都没见过。”
2011年底,马伟终于回到了商丘老家,看到儿子健康白胖,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没办法,我也想早点回来看看他,可为了以后照顾好他,现在不得拼吗?”
过去总打的,为女儿改骑电动车
人物:小丁 年龄:26岁
职业:设计院职工
2013年的春节,小丁的喜事不断。
春节前,他拿到了建造师资格证;2月底,自己的女儿出生了。“眼睛像我,嘴巴像她妈。”提起不到半岁的女儿,小丁幸福得合不拢嘴。
不过,巨大的花销也让小丁渐渐感到了压力。“我工作三年了,每个月工资三四千,在郑州算是可以的了。说来惭愧,也没攒住什么钱。结婚的时候,还从父母那里拿了钱。”小丁说。
结婚后,父母告诉他,房子买过了,房贷要小丁还,孩子也要他们夫妻自己养。“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可能父母觉得我结了婚,就该自己承担生活的压力。”小丁说。
到底是独生子,在女儿出生的时候,父母表面上说是给孙女的见面礼,小丁知道,那是父母疼自己,“住院费父母掏了,出院后又给了我两万。”
如今女儿健康地成长,小丁说,自己也在和女儿一起成长,“以前下了班,总是和朋友到处去玩、喝酒,有时候还跟人发生点摩擦。现在不一样了,一下班就想回家抱着孩子亲几口。”
这种改变也体现在花钱方面,他说,“我家离单位不算近,打的的话要15元左右。以前我上下班都是打的,现在觉得浪费,每天的打车费都够女儿吃奶粉了。”
孩子满月后,小丁买了电动车,“上下班的路上反而快了,下了班能更早见到女儿。”
做了父母,也读懂了父母
人物:郑强(化名) 年龄:31岁
职业:私营企业老板
郑强说,自己曾经也是个问题少年。
“喜欢玩,能喝酒,初中时就学会了抽烟,那个时候也没少打架。”父母没少苦口婆心教育他,不过年轻气盛的郑强,没有听进去。
“可能在那个年纪,都有幼稚的哥们儿义气,就觉得‘兄弟’最重要,父母说的都被当成了一阵风。”有一次,因为在外面惹了事儿,父亲打了他一下,郑强就跑到一个同学家躲了3天,也因此和父亲有了隔阂。
高考落榜后,父母帮他开了一家商店。慢慢地,他的生意越做越大。24岁那年,郑强结婚了,他生意忙,婚礼是父母张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