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2020年12月3日,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终于如期完成,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规模脱贫攻坚战,中国打赢了!
这一战中国打得并不容易,许多硬骨头要啃,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增加了难度,但是这一战中国打得漂亮,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创造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奇迹的诞生来自于水滴石穿、铁杵成针的坚持,来自于不屈不挠、从小事做起的毅力,更来自于一个个看似平凡的人的无私奉献。12月28日至29日,由搜狐视频自制,并联合北京《旅行家》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知和年年(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纪录片《当选择来找我》将迎来收官,聚焦“平凡人”关于脱贫攻坚的故事,一起重温脱贫攻坚路上的感动,看聚沙成塔,万涓成水,每一份绵薄之力,都值得点赞。
不似故乡,胜似故乡
有很多人,背上行囊,远离故土,为的不是鲜衣怒马,出人头地,为的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外乡人”带着使命前来,守土为民,他们仰望过天空的颜色,俯嗅过泥土的芬芳,他们扎根异乡帮助父老乡亲摆脱贫困。完成使命后,他们又掸掸衣衫,悄然离去,将所有的功与名都化作田间那片霞彩。
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拉祜族乡南亢村,村委会主任娜袜和下村驻点扶贫的驻村干部罗嫣,这对90后“姐妹花”扛起了村里全部的公共事务,她们一个忐忑上任,一个诚心扶助,彼此各取所长,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双方有着工作以外,体恤对方的人情。在互相合作中,村子顺利脱贫,罗嫣书记的驻村工作也即将结束,昔日的“好拍档”“好战友”将迎来她们的告别之日。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拉祜族乡王雅村,即将告别自己脱贫攻坚岗位的白冰博士则是用一场比赛当作自己的“欢送会”。他利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优势,倾囊相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将王雅村变成一个林地土鸡养殖基地。如今,村子的养殖产业已经走上正轨,而临回昆明前最让他挂心的事情,则是让村民真正掌握专业的养鸡知识和寻找新的带头人。
对于吴剑来说,把贵州黄平县学坝村引上致富之路,可谓在离任驻村书记之前,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驻村扶贫的四年来,吴剑从一个金融人,变成一个接地气的乡村书记。带领村民做电商、变小农种植为集体经营,在山区不多的集中农田里开辟出大棚种植。在他引导下,村委会变换思维,撤销了传统的鱼塘建设思路,兴建了当地唯一的水上乐园,成为当地度假新点。开发旅游、开拓民宿餐饮,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思路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学坝村,成为了脱贫产业示范村。
(图片: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派驻黄平县学坝村第一书记吴剑)
事有未竟,情有未了,像罗嫣、白冰、吴剑这样的驻村干部,留给村民们的宝贵财富会被铭记于心。这一路,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人,主动放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不惧艰苦选择驻留他乡,贡献自我价值。他们是一股能量,让那些看似渺小的地方展露清晰的光芒,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追光人”。
因地制宜,应势而为
众多被外人视为资源短缺的地区,并非一穷二白,丧失了发展的潜力,时代发展给予了这些地区新的机遇。
在重庆秀山县龙池镇,最具本土特色的就是金丝皇菊,但是如何将它却卖出去成为了困扰当地村民的难题。而就在此时,闯荡多年的杨雷回到故乡,凭借经验建立了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迅速拓展了金丝黄菊的销路,打开了市场。但他不仅仅满足眼前的成功,而是不断地进行着新的尝试,决定坚持把农产品电商之路走下去,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图片:重庆秀山县龙池镇致富带头人杨雷)
与杨雷的故乡不同,叶内的家乡云南孟连富岩镇,则是因循地理优势,盛产咖啡和茶叶。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由于信息差和中间商的存在,使这些特产卖不上价格。如何掌握议价权,用咖啡和茶叶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成为叶内一家一直探索的问题。她决定咖啡茶叶两头抓,种植精品咖啡……在不断的尝试中,庄园如今已发展成茶园3000亩,咖啡园2800亩,年产干毛茶100余吨,年产咖啡干豆300余吨的大型综合加工厂。产业效应带动了周边3个行政村,21个小组,与数百户村民长期保持合作,实现整体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