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抖音电商助非遗文化“出圈”

时尚
时尚
2021-06-23 18:56
来源:互联网

  如果没看抖音号"朱伯伯的苏罗",可能,很多人永远都不会知道。

  在中国古代形容一个人穿着华丽与富贵的“绫罗绸缎”中的"罗",属于14种丝绸的一种。因为独特的结构和织造方法,"罗"具有天然纱孔,质地轻薄、通风透凉,是古代王公贵族最青睐的高端面料之一。

  半年前,年逾花甲的吴罗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朱立群化身"朱伯伯",在抖音上科普传统技艺、推广织罗,迅速吸引了近10万粉丝,收获130多万赞,人气最高的一条短视频获赞14万。

图片1.png

  当然,"朱伯伯"也在这个有6亿日活用户的平台上找到了苏罗织品的新销路,让这个当代人日渐淡忘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光彩。

  今年6月,抖音电商发布了"富艺计划",在抖音"遇见新国潮"专区邀请上百位非遗传承人和匠心手艺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商品背后的技艺与文化

  根据官方披露,刚过去的2021年618,抖音电商非遗商品的订单量环比增幅高达173%,全竹扇、手工竹笛、皮雕小圆包、景德镇鸡心杯、苏罗真丝手帕等匠心商品成为消费者热衷入手的文化商品。

  视频和直播的生动内容、代入感和交互性正成为一种生产力,有趣、神秘、富含历史感和抓人眼球的视觉冲击,非遗文化在破圈,非遗技艺产品也获得了在大众市场检验和传承的新机遇。

  01 「非遗文化」生意:国潮潜力股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被群体、团队、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是非遗大国,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同时,截止2020年,已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1570项,涉及3248个子项和保护单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非遗文化的火起来,与眼下国潮兴起密切相关。

  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到2021年这十年期间,"国潮"搜索热度十年上涨528%。这几年,从故宫文创的爆火出圈开始,新消费国货爆款频发。势不可挡的国潮汹涌,背后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愈来愈烈的期待。

  有媒体披露,刚刚过去的2021年五一假期,博物馆、历史遗址、文化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广泛追捧,汉服走秀、手工木作、风筝放飞等非遗相关活动成为时下旅游休闲的新亮点。

  传统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潮和破圈,古老的中式纹样成了时尚潮牌们的心头好,兽面纹样印花被还原在T恤上、居家服上重现了飞鹅纹.......

  尤其是时下的消费主力:新中产、Z世代、小镇青年们,数量众多、消费能力强、消费潜力大,是推动新消费的核心因素。相比父辈,他们更注重产品的文化、场景体验与互动反馈等多元内容。一些新兴互联网平台则带来了新可能。

  要知道,以往,在传播文化传统方面,尤其是技艺和作品展示上受时空限制较大、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如今,在用户活跃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借助视听内容以更具原生态和整体性的方式传播,包括非遗文化的传统文化能唤起更广泛的认知和共鸣,得以挖掘和拓展其产业价值。

  最近,抖音电商就发起了一项#青铜与王者的区别#话题挑战赛,20多位非遗传承人拍摄非遗相关视频参与挑战,截至6月10日,活动视频播放量已超过2.5亿次。

  而来自官方数据,80后、90后已成为抖音上非遗商品消费的主力军。蒙古族风干肉制作技艺的风干牛肉,是最受喜爱的非遗商品。此外,青花瓷器、银饰、竹笛、油纸伞等也广受欢迎。

  《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2019)》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我国非遗产业规模已经突破1.4万亿元,且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02 独辟蹊径:从人设带货到文化"创"货

  非遗手艺人们掌握着不同的制作技艺,上到名贵的金银瓷器、丝绸锦缎,下到生活中常见的吃穿用度、糕点雨伞……

  短视频和直播等内容汇聚起的流量池,拓宽了知识传播的边界,亦为非遗文化提供一个自然获客渠道。毕竟,从"发现产品"到"产生兴趣", 内容切入电商变现更易于转化并沉淀。

  何红兵是非遗东阳竹编的传承人,其父何福礼是国家级非遗竹编(东阳竹编)代表性传承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文化      电商      抖音      走进      非遗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