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

时尚
时尚
2019-01-07 15:28
来源:互联网

  尼日利亚西北部凯比州的瓦拉农场,一块块稻田整整齐齐,满眼望去金黄一片……

  “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

  本报驻尼日利亚记者 姜 宣

“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

  丰收季节,收割机正在瓦拉农场的稻田里工作。本报记者 姜 宣摄

“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

  中尼两国技术人员分享水稻新品种培育成功的喜悦。中地海外集团绿色西非农业有限公司供图

“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

  瓦拉农场的“伽瓦1号”雨季原种繁殖田。本报记者 姜 宣摄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不是难事,重要的是要让当地农民意识到农业技术的巨大力量。

  ■利用再生稻技术,尼日利亚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粮食自给,这对于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意义重大。

  ■“我要让中尼两国友谊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尼日利亚西北部凯比州的瓦拉农场,一块块稻田整整齐齐,满眼望去金黄一片……几台大型收割机已经进场,陆续开始作业,瓦拉农场又迎来了大丰收。

  拨开水稻步入田间,一束束水稻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划一地等待着检阅,田间几乎看不见杂草。一旁干着农活的中国农业技术专家王学民说:“苗够了,杂草也就没有了生长空间。”

  尼日利亚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尼日利亚全国大米需求量为700万吨,其中自产550万吨,进口150万吨。不过,在中地海外集团绿色西非农业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专家们看来,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不是难事,重要的是要让当地农民意识到农业技术的巨大力量。

  “因地制宜”“量身定制”带来高产量

  1983年,作为中地海外集团首批合作项目之一,瓦拉农场项目在尼日利亚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繁育和改良水稻、玉米等种子,以“公司+农户”的培育模式,为当地农户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并由中国技术专家们手把手向当地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帮助他们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增产增收。

  “刚来尼日利亚时,几乎没什么人相信我们的产品。”中地海外集团负责农业的副总经理汪筠告诉记者,2012年至2014年,公司因此还出现了亏损,直到使用中地海外集团种子的农户逐渐增多,这一局面才得到改变。

  毕业于湖北农学院(现为长江大学农学院)种子专业的王学民,2004年到非洲从事农业技术研究,2006年加入绿色西非农业有限公司。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一辈子“与农田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农业技术的效果不太可能立竿见影,但其影响深远,受益的将是几代人。”王学民告诉记者,一个粮食品种的改良,需要多年的反复试验,从试验成功到广泛应用也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这一切是在一个土壤、气候乃至语言文化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国家进行。

  经过10多年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努力,“伽瓦1号”从绿色西非农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数百个水稻品种中脱颖而出。经过尼日利亚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与同期当地主推品种Faro 44相比,“伽瓦1号”的平均产量要高出至少30%。2017年,“伽瓦1号”成功在尼日利亚注册登记,成为第一个在尼日利亚被定名的由私营机构培育的水稻品种、第一个在尼日利亚被政府正式定名并同时推荐到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其他国家的水稻品种。

  此外,王学民团队还结合当地土壤特点,为当地农民“量身定制”出新的种植方式——“撒播耙地”。这种种植方式比常规种植的产量高出至少30%,最多时甚至能高出一倍。

  “我们再也不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了”

  十几年前王学民刚到瓦拉农场时,这里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田地里的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壮实。项目刚开始时,他每天到农场试验田干活,中午还得派车回营地取午餐。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周围村庄不少人被吸引过来,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到田间地头贩卖起食物与水来。农场附近原来没几户人家的奇帕米利村,慢慢搬来了不少新住户,还有了像模像样的饭馆,渐渐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小镇。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1983年      国友谊      长江大学      农业技术      技术推广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