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演腻了白面书生 一年一部好作品足够了

时尚
时尚
2019-02-21 10:20
来源:互联网

46岁的潘粤明靠扎实演戏实现事业翻盘

46岁的潘粤明靠扎实演戏实现事业翻盘

  北京日报讯  20年前,潘粤明[微博]挺瘦、挺白,演不谙世事少年郎。20年后,潘粤明胖了、糙了,开始演世故、演老练、演巧言令色。45岁的潘粤明,早不处在可以靠脸蛋儿吃饭的年纪。在这个流量小生层出不穷的年代,他想赶也赶不上趟儿。奇怪的是,当其他演员被年龄限制的时候,经历婚变后复出的潘粤明反而在表演这条路上,越走越宽泛了。

  继2017年在《白夜追凶》中一人分饰关宏峰、关宏宇两兄弟“翻红”后,潘粤明这次在《鬼吹灯之怒晴湘西》(简称《怒晴湘西》)中饰演的陈玉楼依旧没让观众失望。这部正在腾讯视频播出的作品,目前豆瓣评分7.8分,在《鬼吹灯》系列改编作品中数一数二。巧合的是,他在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海报,脸上都有从暗到明的过渡,复杂角色一言难尽,恰成了潘粤明这几年人生起落的注脚。

  蜕变

  演腻了白面书生,喜欢立体些的角色

  2017年的网剧《白夜追凶》大火后,有熟悉潘粤明的观众留言:“感觉他满脸的内心台词就是‘去你的白面书生’。”“白面书生”是观众给潘粤明打上的标签,直到他2016年复出参加《跨界歌王》,节目组在屏幕上打的还是“文艺小生潘粤明”。

  拍完电影处女座《非常夏日》后几年,潘粤明的确扮演的大都是小生角色。有一回又演一个类似的角色,在片场和一手挖掘他的导演路学长[微博]碰上了。路导挖苦潘粤明说:“回头把你这几年的片子剪到一块儿,看着跟一个片子似的。”他自己也承认:“我以前对角色的理解大多数也是硬转,套一个性格上去,《白蛇传》是儒雅,《天安门》是刚毅,表演都非常表面化。”

  如今的潘粤明,对于角色有自己的坚持,不喜欢演平面化的英雄,“大家都知道这关他肯定能过。我喜欢立体些的角色,他也许能过这一关,但一定要很惨烈。”很大程度上,这和潘粤明的婚变相关,“生活中可能就是这样,英雄可能赢了,但他心里可能比输的人还要过不去,这才是真实的人。”

  许多人问潘粤明表演时如何设计《白夜追凶》中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兄弟,他的回答是“猫狗大法”。“我当时就很淘气,把这哥儿俩设想成两个动物,一个猫,一个狗,演的时候心里想着这个属性,就不会跑太偏。”实际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进组期间,潘粤明拍了一千多场戏,几个月的时间都是自己和自己演。

  到了《怒晴湘西》,潘粤明演绎的陈玉楼也足够鲜活——遇事表面镇静淡定,内心常惊慌无措,哪怕中了狸猫的陷阱狼狈无比,在进门前也要背着手装腔作势。《怒晴湘西》原著的故事,有部分按80多岁的陈玉楼的回忆式叙述展开,本身就是《鬼吹灯》书迷的潘粤明,这么拿捏人物的尺度,“一个老瞎子肯定会把自己年轻的时候说得特别完美,我想把这个人物展现得江湖一点。”

  不争

  就是运气好呗,一年一部够了

  尽管经历人生起落,那种北京胡同长大的男孩特有的状态,依旧贯穿潘粤明的生活:宠辱不惊,悠闲懒散,再掺点儿孩子气。习惯宽松的生活氛围,喜欢窝在自己舒适的世界里玩,对事业和功名没太大的野心。复出后“演什么像什么”的潘粤明,被很多人夸太会“挑剧本”,他却反复强调只是“运气好呗”,“遇到好剧本,好制作团队太难得,尽力好好演,还有什么好说的。”

  出道以来,潘粤明始终没有大红大紫。1999年开始拍戏,但直到14年后,他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以往角色得来都是“戏找人”,靠的无非是业务和人缘,以及遇到喜欢的本子时,“愿意在具体条件上让步”。他曾在采访中告诉主持人何东,“如果和哥儿们同时竞争一个角色,那我就真让了,因为我觉得还有机会,况且哥儿们开心就好了。”在影视圈内的好人缘,让他在人生最困顿的时候,遇上了《白夜追凶》。

  因为这份淡定,去年席卷整个影视圈的所谓“影视寒冬”仿佛与潘粤明无关。行业里哀鸿遍野的融资困难、项目减产、投资缩水并没有体现在他的工作量上。过去这一年,他从大年初八忙到腊月廿八,以全年无休的节奏拍了三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就在新一年的大年初八,他的工作又开始了。上周末接受本报专访的潘粤明,带着明显的黑眼圈,他对自己的产量要求不高,“一年为观众奉献一部好作品,足够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潘粤明      怒晴湘西      白夜追凶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