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啟文明對話新機制

时尚
时尚
2019-05-24 09:03
来源:互联网

潮平海闊,千帆競發。十五世紀初,鄭和船隊第二次緩緩駛向西洋,向鄰邦帶去中國的友好與和平。一座立於錫蘭的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將中國船隊睦鄰友好、廣布和平的功績永載於史。

六百年后,這座石碑的復制品與拓片重現於國家博物館“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玻璃櫥櫃,它承住時光的磨蝕,向人們訴說著文明對話的強大力量。

5月15日-22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京舉行,分為開幕式、6個平行分論壇、亞洲文化嘉年華等板塊,並聯動多地舉行亞洲文明周等活動,短短一周時間,110多項精彩活動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的主題,為亞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嶄新的舞台。當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間,是沖突還是對話、封閉還是交流,已經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這場跨越千年的文明邀約,正是回應時代之問、探索文明對話新機制的中國答案。

美美與共 搭建文明成果交流互鑒平台

璀璨夜空下,伴隨著《我們的亞細亞》的悠揚歌聲,身著民族服裝的亞洲各國青年高舉國旗走上亞洲文化嘉年華的舞台,一場各國文明交流對話、融合互鑒的瑰麗畫卷徐徐展開。

回應時代之問,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提出四點主張——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這既是中國對於國際社會的庄嚴承諾,也是為亞洲國家今后如何增進文明互鑒交流描繪出了清晰的路線圖。

以“文”化人,以“文”動人,文明的力量往往更能觸動人心。為充分展示亞洲文明的多姿多彩,亞洲文化旅游展、亞洲影視周、亞洲文明聯展等精彩活動紛紛上線﹔絲綢之路文物展、阿富汗國家寶藏展、亞洲藝術作品展等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多樣燦爛的亞洲文明,越過時空的藩籬,匯聚一堂。

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她的右手及衣袖籠在燈上,精妙設計中凝聚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在它不遠處,從希臘遠道而來的石雕亞歷山大大帝頭像講述著希臘藝術在亞非大陸的傳播故事﹔越過石雕,是來自更古老時光的亞美尼亞陶鳥形來通,栩栩如生,俏皮靈動。

文明之美不僅凝固在古老的文化遺產中,也體現在現代藝術的創作中。2019亞洲電影展期間,來自15個國家的30余位知名電影藝術家攜作品參與交流。全國14家影院舉辦200余場放映活動,向觀眾集中展現亞洲各國的光影之美。通過搭建“文明的橋梁”,促進亞洲各國電影人之間的學習互鑒與深入對話,激發亞洲電影藝術創新活力。

“電影人在進行創作的時候,要考慮到作品不僅要有自身的人文傳承,還要能讓世界各國民眾從中找到文明的共性。”哈薩克斯坦的電影人埃米爾·拜扎辛這樣說。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法國當代中國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皮卡爾這樣評價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隨著交流互鑒的不斷深入,不同文明間能更好地相互理解並尊重彼此差異,由此沖破隔閡、加深友誼。因此,不同文明間的對話能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提供動力。”

不相知,無以相愛。這句來自馬來西亞的諺語,成為文明對話機制的優美注腳,成為搭建交流互鑒平台的有力証明。文化遺產、文化作品、文明結晶……交流互鑒的平台讓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受眾實現了思想的碰撞和溝通,在這裡,文明實現了最美好的相遇。

凝心聚力 打通人文交流常態化路徑

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深化人文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徑。

開幕式上,習近平坦言最吸引他的就是韻味不同的文明,“激發人們創新創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走入不同文明,發現別人的優長,啟發自己的思維。”

2018年,中國國內居民出境超過1.6億人次,入境游客超過1.4億人次,這是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數字背后是各國文明互鑒的常態化,也是民心相通的生動寫照。

此次“文化旅游與人民交往”分論壇充分發掘文化旅游在交流互鑒中的獨特價值。中國與蒙古國、孟加拉國等亞洲多國簽署有雙邊文化和旅游合作文件,中國在巴基斯坦、老撾等亞洲多國設有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和旅游辦事處……一系列文化和旅游合作機制的建立,正在為拉近不同國家人民心靈距離打通路徑。

泰國前副總理、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扎祿頌巴表示,旅游是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隻有登上長城,才能真正知道它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符號、成為世界文明的象征。”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文明      大會      開啟      對話      亞洲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