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9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欢迎您:用户ID名称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
历经垦荒造林,几度商海搏击,锚定绿色发展
高原小山村 逐梦七十年(人民眼·村庄里的70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本报记者 刘成友 姜 峰 原韬雄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1日 13 版)
小高陵村层层梯田层层绿。 专题片《治山造林保水土》中记录的上世纪60年代小高陵村民垦荒造林的场景。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引 子
“李影画”捐了放映机,略显落寞。
大半辈子,走遍青海湟源县小高陵村的三山五沟,每晚支起“画匣子”,他就是村民的焦点。而多年不变的“压轴戏”,是西安电影制片厂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真实记录了小高陵人垦荒造林的事迹。片子的主题曲《小高陵人民多奇志》在青海流传甚广:“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锄、志气豪。劳动开创新天地,高山低头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岭换新貌……”
透过黑白光影,乡亲们习惯眯缝起眼,遍寻自己或父辈的每一帧镜头:日月山下,青藏路旁,旌旗遍插秃岭,人海漫卷荒坡,植树造林修梯田……长在红旗下的“李影画”,大名“生林”,寄托着青海高寒山区群众改造落后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景。每个小高陵人,都是那个时代舞台上的明星。
昔日愿景变成了现实,眼下的小高陵,树木葱茏,梯田染绿,村民富足,让人流连忘返。绿水青山将来定硕果满山,变成金山银山。
小小村庄,镌刻时代印迹。办砖厂、开饭馆,解放思想闯市场;扶贫搬迁、土地流转,调整产业兴乡村;拆砖厂、搞旅游,绿色发展得民心……小高陵既奋力抢抓改革机遇,也勇于承受转型阵痛,始终与祖国和时代前进的脚步同频共振。每一次抉择、奋进和蜕变,都是对初心的追寻与重温。
垦荒造林
治山治水,并非单凭“人定胜天”的信念就能用锄头挥就奇迹,必须发现和尊重规律
一场山洪,小高陵村后山罗尔干阳坡上开春新栽的树苗和庄稼,全毁了。
地处黄土高坡向青藏高原过渡带,这里海拔近3000米,年均气温刚过零摄氏度,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高寒干旱造成山多坡陡的小高陵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之初,庄稼广种薄收,全村200余户千把口人过着“早上汤,晌午光,晚上空碗见月光”的日子。
上世纪50年代起,不向恶劣自然环境低头的小高陵人,开始了垦荒造林、治山治水的实践。
孰料,1956年夏,一场不期而至的山洪把热火朝天的小高陵浇了个透心凉。
“天上掉财也不富命穷的人,再别折腾!”泄气话算好听的,还有风凉话:“先人弄不成的事,你能成?牛粪蛋蛋能长出花来?瞎胡整啥!”
更有人犯了迷信:“‘罗汉肚’上动土,不是雨来就是雹打。”罗尔干阳坡“拉羊皮不沾草”、山洪频发,小高陵人送了个又憎又怕的“尊称”:罗汉晒肚。有的村民半夜偷跑到罗尔干山顶的山神庙烧香:“‘罗汉肚’上寸草难生,凭啥山神庙旁活着两棵树?怕是山神显灵哩!”
不信邪的首任村支书陈世元,反而从中受到启发。
他带村干部爬到山顶一琢磨,开了窍:两棵树长在庙檐下,避风挡雨,树下有坑,山神庙房顶流下的水,都往坑里淌。不是山神显灵,而是大自然的规律在起作用。
从两棵树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践,小高陵人逐步摸索出“分层治山、从上而下治水”的“三板斧”: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顶,挖水平沟,截流分洪;山坡上挖鱼鳞坑,蓄水植树;在山脚的缓坡地带,修建外高里低的窄式梯田种粮食。“泥腿子”摸爬滚打中开出的“土药方”,成为高寒干旱山区成功实施规模绿化的鲜活经验。
时年23岁的李积福被陈世元任命为青年突击队队长,“老支书狠拍了我肩膀几下,说让你当队长,不是给你封官,是让你带头滚地雷阵!”